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市场经济离不开道德经济学

2016年03月18日 09:52 | 作者:刘远举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市场经济所依赖的法治,从深层次上仍然离不开道德。当一项法律,得不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不符合道德的时候,是无法严格执行的。而在法律未尽之处,监管无法深入的地方,则需要道德来弥补法律的空缺,制约人们的行为。

在昨天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说,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巨大发展,使人们相信了市场的力量。与此同时,市场离不开法治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不相信道德的观念也随之产生。持有这类观点的人甚至引经据典地称经济人是理性的,而理性不相信道德。不过,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源于对市场的浅薄理解。

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除了撰写过著名的《国富论》,还写过另一本叫做《道德情操论》的书。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进而揭示出道德是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

温家宝在公开场合多次推荐《道德情操论》。在2005年的全国两会,他就曾给企业家郑重推荐。后来,他又曾经说过:“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亚当·斯密的观点并不过时。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当然,也误解了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说,“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道德情操论》里面的观点,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被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现代经济学传承,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运行在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之中。外在制度(external institutions)指的是,法律、规则、政策等明确的条文,并依靠强制力执行;而内在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指的是,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惯例甚至礼貌,它向人们传递了社会共同遵守的、正确的、合乎伦理的规则,依靠的是社会非正式惩罚,比如鄙视、孤立、不再邀请参加组织等方式。

与外在制度一样,这些内在制度也能有效约束人的行为,促进人们尊重他人私产,遵守契约,创造出经济运行中可预期的人类行为。正如前面所言,可预期是经济运转的必要条件。显然,在所有的这些内在制度中,最重要的是道德。

市场经济所依赖的法治,从深层次上仍然离不开道德。当一项法律,得不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不符合道德的时候,是无法严格执行的。而在法律未尽之处,监管无法深入的地方,则需要道德来弥补法律的空缺,制约人们的行为。比如,央视揭露了饿了么员工默认黑作坊进入平台,而谷歌也有员工放任贩卖违禁药品的网页出现在广告中,这些行为,是因为内心匮乏道德的约束。

从更宏观的现实来讲,当下,在飞速的经济发展中,逐渐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底层沦陷,阶层固化等问题。如果身处不同利益集团之中的人们,仅仅以自私、冷酷、仇恨、贪婪的眼光看待中国,做出决策或呼吁,而缺乏以道德与价值观的目光来理性地审视中国的一切的时候,当社会矛盾尖锐对立,并不断积累的时候,最终,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影响。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经济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