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最高法副院长景汉朝谈司法便民与阳光司法

2016年03月30日 19:19 | 作者:玄燕凤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宽渠道 求精准 全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谈司法便民与阳光司法

新华社记者罗沙、王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各级法院2015年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深化司法公开,推进阳光司法。2016年,各级法院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继续深化司法公开,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各级法院如何探索完善符合司法规律和群众实际的便民利民服务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契合时代要求的司法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近日就人民法院司法便民、阳光司法工作接受了记者采访。

降门槛、宽渠道 让老百姓打官司更加方便

记者:在进一步降低诉讼门槛、拓宽诉讼渠道方面,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

景汉朝:2015年5月1日,人民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截至12月底,全国法院登记立案数量达994.4万件,同比增长29.54%。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不少法院还创新立案方式,更好地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如上海浦东法院开发了自助立案机,半年时间内立案4832件,平均立案时间只有15分钟,极大提高了立案效率,减少了当事人等待时间。

此外,各级法院转变服务理念,构建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及移动客户端、12368热线“三位一体”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的诉讼服务平台,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便民的响亮品牌。

目前全国98.9%的法院已经建成诉讼服务大厅,2189家法院运行诉讼服务网,781家法院建立诉讼服务手机APP客户端,1734家法院开通12368服务热线。

例如吉林法院建立了电子法院,将传统诉讼服务大厅的诉讼引导、登记立案、诉费交纳、先行调解、材料收转、文书送达、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职能,统一整合到电子法院平台,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上海法院开通律师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案件查询、材料收转、约见法官、费用收取等事项的一站式管理。

打破传统模式 让司法服务精准契合群众需求

记者:我们看到,诉讼服务中心等许多司法便民举措已经启动,如何保证这些措施精准契合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景汉朝:建立诉讼服务中心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法院将以往分散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的诉讼服务项目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向当事人提供庭审之外的全部诉讼服务,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一些法院还结合地区特点,向当事人提供特色服务,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全国法院针对不同情况,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便民措施,提高司法便民的精准度。一是在案件的审理程序上,各地法院都在进行案件繁简分流。二是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地方积极采取巡回审判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便民诉讼。三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如2015年1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上线,致力于为律师提供更加方便透明高效的诉讼。四是针对一些行动不便、需要特殊司法服务的当事人,各地法院主动上门进行调解、开庭,努力提供人性化的便民诉讼服务,减轻当事人的负担。

人民法院将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主体等,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不少法院已经开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上调解、网上送达、视频庭审、视频接访、网上执行等,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诉讼活动。

许多法院打破传统模式,创设律师服务窗口,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室,引进妇联、交警、劳动、工商、银行、邮政等部门驻点服务,设立法律援助岗、志愿者服务岗,积极构建多元诉讼服务体系。

最高人民法院还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大力加强诉非衔接,把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进行有效对接,有效地化解了大量民事商事纠纷。

同时,为强化民生保障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群众需求的差异性,特别是针对那些打官司不方便的群众,法院将通过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和田间地头,实现诉讼服务送上门。

阳光司法全公开 公平正义“看得见”

记者: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法院如何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

景汉朝: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以信息化为依托,将司法工作晒在阳光下。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了体系完备、信息齐全、使用便捷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开通司法网络拍卖、大要案庭审直播、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等,实现3512个法院专网全联通、数据全覆盖,建成1.8万个科技法庭,实现案件审判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公开案件信息23.2万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308万人,限购失信被执行人机票、车票共435.59万人次,直播庭审13万次。截至2016年3月23日8点,全国各级法院共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16179894份,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开裁判文书13207份。

在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推进“五个一律”工作要求,全国法院“减假暂”案件公示率达到94.65%,其中三类罪犯“减假暂”案件公开开庭率达到98.14%;减刑、假释案件法律文书上网率达到86.85%。对“减假暂”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人民法院从严追究纪律、法律责任,并向社会公布了已发现的5起典型案例。

2015年是各级法院全面推进“阳光司法”的一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开发的中国法院手机电视客户端上线。11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中国法治客户端,实现“互联网+诉讼事务+新闻”深度融合。12月,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网站上线,成为对外发布权威信息的平台和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此外,全国法院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闻发布例会制度。各级法院全年共召开新闻发布会6000场,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26次。(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最高法 司法便民 阳光司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