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玩手机的父母”何以成了孩子的“众矢之的”

2016年03月31日 14:38 | 作者:毕晓哲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在小学生眼中,成人身上有什么缺点,哪些毛病最难改?在刚结束的第32届楚才作文比赛中,10000多名六年级学生有3000多人集体数落成人陋习,其中,家长玩手机成为所有陋习之首。昨天,楚才作文竞赛所有试卷阅卷完毕。武汉晚报记者在阅卷现场发现,在一道名为《成人的“陋习”》作文题中,孩子们反映的陋习包括玩手机、喝酒、抽烟、打麻将、爱唠叨、网购、说话不算数、攀比、乱扔垃圾,还有学生提到了老师的拖堂。(3月31日 中国青年网)

孩子们是父母行为的“第一见证者”,父母们有什么习惯、爱好,孩子们最清楚。武汉市3000多名六年级学生的“成人的陋习”作文中直指父母的一系列“问题”,且将“玩手机”置于了首位,可见“父母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之深、伤害之深。当然,每一个家长有每一个家长的不足之处,但“玩手机”成为孩子们的“众矢之的”,是值得最广大家长们反思的。

在信息飞速发展时代,手机让人须臾不可离,这不仅是通讯的需要,也是“打理”日常生活和社交方面的需要,更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然而,很多家长在“玩手机满足个人需求”与“教育孩子”两者上,失去了“重心”、偏离了“靶子”。在家里,孩子是重要的角色,父母何尝不是最重要的家庭角色?回到家里,就应该陪陪孩子、收拾家务、打理卫生,而不是继续沉缅于手机世界。当“史上最远的距离成为你在一边玩手机”出现之后,这些父母们不仅丧失的是“家长角色”,更是家长责任的丢弃、孩子教育成长的极不负责。说到底,被孩子们谴责的“时时玩手机的父母”是漠视责任、放任自我的表现。

孩子们从小学开始逐渐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想,什么“好”什么“坏”,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家长们再像过去那样,“欺负”孩子不懂事而“糊弄”他们,是行不通了。家长们应该反醒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说改变孩子们眼中的“陋习”,才能赢得孩子们的爱和尊重。

有很多时候一些来自“课堂”的声音,被媒体报道和热炒后往往就是“一阵风”,此次引人热议的“3000多名小学生‘谴责’父母玩手机”,很可能只会成为学生们表达真实心声的一种“方式”,会被逐渐湮没在新的作文题目中成为学生们“题海”中的一部分。因此,以“作文”警示家长尽责,效果可能是差强人意的。如果“父母玩手机”的确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能够被科学证据所能证实,那么,政府有关方面就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加大父母在家里玩手机危害孩子心理的宣传力度,通过更广泛的社会教育、公益宣传等方式,真正让这些“玩手机的家长们”痛定思痛。

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为社会公民,不仅要成为一名好员工、好老板和各类有责任心的社会角色,更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为家庭角色、父母角色的重要责任。两者不可或缺,并不抵触。“莫让手机害了父母”,不仅是广大孩子们的心声,也是现代社会对现代父母的巨大挑战。家长害怕孩子沉缅游戏,难道没有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也成为“上行下效”的“示范者”了吗?(毕晓哲)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玩手机的父母” 家长玩手机 孩子玩手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