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世俗的浮躁何尝不是艺术的天敌

2016年04月08日 14:28 | 作者:禾刀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越是艺术,人们越是喜欢追根究底。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问世500多年,古往今来解读文章汗牛充栋,后来者依然络绎不绝。

拥有丰富广泛西方历史及艺术知识,曾撰写多本绘画散文集和历史解说书的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师中野京子,在本书中呈现了17个主题、33幅世界著名艺术作品背后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相较于源自艺术审美角度的专业式解读,中野京子的阐释更偏重于艺术与史料的碰撞。


47442935_1


QQ图片20160408142710


中野京子讲述的这些历史故事,有的是对艺术信息的进一步拓展。在《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一画中,乔治·修拉画了10把不同类型的阳伞,寓意在产业革命下,阳伞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进化为大众的普通消费品。本画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修拉创新地运用了点彩法,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然而,许多新兴事物并非一掀开盖头,就可轻松赢得墨守成规的人们的欢迎——修拉作品的走红,是在他逝世后。诚然,艺术需要时间沉淀,然而,当时间沉淀与艺术结伴而行时,往往注定一些艺术家生前只能是难被社会接受的苦行僧,修拉如此,凡·高莫不如此。

艺术源于生活,但艺术不是机械复制品,而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思想的升华。但提炼与升华并非标准化的流水线,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不同阶层等条件的相异,艺术结晶总是各不相同。事实上,许多艺术家习惯在作品中植入自己的认知甚至是个人偏见,但这丝毫不掩作品的艺术高度。

也就是说,当艺术家的认知与历史出现偏差,结果往往是,艺术成就越高,艺术“偏见”所制造的历史“冤案”也就越为深重。在莎士比亚亲笔将理查三世打造成“种种恶行”的形象“深入人心”后,300多年后的德拉罗什在《塔中王子》一画中再次将理查三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就顺理成章。今天理查三世虽被翻案,但艺术从来不会轻易低下高傲的头颅,更是一如既往地漠视任何历史翻案。

中野京子在本书中还展现了名画背后的一些历史趣闻。比如,在雅克·路易·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一画中,骑着前蹄高扬的白马的拿破仑,一身红披肩,英气逼人。真实情况却有点啼笑皆非,拿破仑当时“骑的不是马而是毛驴”。而在《查理五世骑马图》一画中,查理五世同样骑着骏马,手执长枪,一身盔甲锃亮,好不威武。不过真相同样十分滑稽,在米尔贝格一役中,因痛风和哮喘,查理五世当时只能躺在担架上……

不难看出,即便是那些声名显赫的世界名画,也未能做到真实地还原历史——历史不过是画家笔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名画之所以频频违拗历史真相,除了创作者认知的局限性外,还有一个更深的因素,那就是诞生于世俗社会的艺术作品,难免受到世俗环境的熏染乃至困扰,想必这也是一些艺术作品难以超越世俗磕绊的原因所在。

无独有偶,美国加州大学高居翰教授曾在《画家生涯》一书中,对中国元、明、清晚期画家的工作与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高居翰发现,绘画在中国古代既是一门审美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性表现在创作者身上时,是谋生和求仕;表现在权贵阶层身上时,有的是借助画笔对自己进行粉饰,如同形象策划。有的则是附庸风雅,借画作提升自己的品位,哪怕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这并非说艺术一定与世俗沆瀣一气,恰恰相反,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总有一种不屈服于现实、努力传达更高审美情趣的内在顽强力量。

名画背后的故事很精彩,本书给读者还带来另一个困惑:在资源高度富足的今天,为什么艺术难以抵达古人的高度?实际上,艺术高度从来不是物质多寡所能决定得了的。大量名画创作历史表明,在资源异常匮乏的历史时期,当慢生活是唯一的选项,古人只能以极为有限的资源,在逼仄的环境里,尽可能蕴藏更多信息,表达更深奥的审美情趣。古人对于审美的追求殚精竭虑、穷尽极致,今天有多少艺术家能够甘守清贫和寂寞呢?疲于被各类信息吸引眼球的大众,有多少人有容忍艺术作品精磨细炼的耐心呢?

世俗的浮躁何尝不是艺术的天敌。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世俗的浮躁 何尝不是 艺术的天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