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那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三)

2016年04月14日 09:1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厦门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陈嘉庚(左)和林文庆(右)

陈嘉庚(左)和林文庆(右)

厦门大学自1921年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以来,始终秉承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从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走过了一段自律自强、追求不止的旅程。这正是厦大校训的意旨所在———怀揣自强不息的斗志,秉持止于至善的追求,在无数先贤和继承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共同打造了这所享誉全国的学府、被称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90多年来,这8个大字始终铭刻在一代代厦大人的内心深处,并用自己的实践对它做出最好的注脚。陈嘉庚先生当年创校时提出了“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契合。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这一态度正是其创校理念的真实反映。而厦大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将校训定为“止于至善”。后来,厦大人将二者合在一起,最终确立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

“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晋朝荆州刺史陶侃以“自强不息”为座右铭,励志勤力,督领八州军事,屡立战功,声名远播。这在唐开元年间编修的《礼学记》中即有记载:“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林文庆取“止于至善”的校训,意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追求最高理想,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的境界。

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厦大的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校友的回馈和支持。作为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了厦大。而厦大培育出的一批批杰出校友,深受其爱国爱校精神的感召,纷纷捐资兴学,薪火相传。许多海外侨界翘楚、中国社会各界贤达踊跃捐助厦大;广大校友亦不忘春风化雨之恩,倾情回馈母校。他们捐建校舍,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及各种基金,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那些著名的校舍,如庄汉水楼、建文楼、克立楼、明培体育馆等都与校友捐赠有关。这种“回馈母校”的行为也是厦大追求“自强”的体现。

厦门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语出自《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这种“南方之强”正是厦门大学自建校起就确立的精神,一种独立自由、宽柔以教、坚韧不拔的中庸之道。这与其所处的城市———厦门岛的气质可谓相得益彰。偏踞东南一隅的厦大,不露锋芒却成为东南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这一切皆与校训所倡导的理念一致。文/黄亚琪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校训 著名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浙江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