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VR帮你“一眼看穿”妇好墓

2016年04月15日 13:58 | 作者:李洋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六层墓穴如身临其境,首博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考古现场

观众借助VR技术沉浸在妇好墓虚拟挖掘现场。

观众借助VR技术沉浸在妇好墓虚拟挖掘现场。

首都博物馆内,《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正在火热展出。就在妇好墓复原沙盘跟前,11台“VR眼镜”每天可以帮助近千位参观者“一眼看穿”妇好墓穴内上下六层、深达7.5米的虚拟挖掘现场。这是首博第一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延伸展陈内容,也是亚洲最大的数字图像供应商——“水晶石科技”第一次尝试以小小的二维码就把复杂的展示内容送达博物馆内。

无论是首博内的模型,还是在河南安阳的妇好墓景区实景,人们看到这个约5米×4米的墓穴时,它已深藏于地下,四周堆满青铜器。这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妇好的棺椁是一次性被深埋于地下的。事实上,40多年前的考古挖掘发现,妇好墓是分层埋葬的。也就是在地下不同的深度,埋着不同的随葬品。但伴随考古挖掘的进行,除了最深的一层,其余几层已不复存在。仅凭文字叙述,人们很难还原当时的场景,首都博物馆这才想到用VR技术将其还原。就在距离妇好墓展览开展前一个多月时,“水晶石科技”竞标成功,将VR技术呈现在了首博。

在首博展厅里,不时可以看到有参观者戴上“VR眼镜”,上下左右自顾自摇头晃脑。做出这些奇怪的动作,是因为他们通过眼镜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电视屏幕一样的平面世界,而是身处一个360度的世界:上可见天,下可及地,环顾四周也能看到周遭全部景物。为了看清墓穴全貌,戴着眼镜的人们自然要不断转动身体,调整自己的视线。

戴上眼镜,如果选择站在地面,人们就如同站在河南安阳的妇好墓景区内,平视和仰视,可以看到罩在妇好墓遗址上的宫殿。俯视,便如同40多年前的考古人员一样,发现分层埋葬的妇好墓。距离地面1米的第一层墓穴中,除了一支石罐没有发现什么。移动眼镜,选择进入第二层,明显可以感觉到光线变暗,抬头看看四壁的泥土和远处的光线,就会发现自己已“沉浸”在距离地面3米的地下考古现场。一件残陶爵躺在墓穴中央,一件大理岩的石臼则倒在东北角。40多年前,妇好墓的考古人员看到的也正是眼前的景象。

睁大眼睛,再往地下走一两层,抬头查看,发现墓穴四周的泥土已从最初挖掘时的自然填土,变为带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夯土层。妇好的墓穴由人工夯实出硬实、规矩的土层,能起到一定的防水、防虫等作用,也正是古代墓葬技术的一种体现。继续往下看,来到距离地面5.6米的第六层,人们会和当年的考古人员一样,发出阵阵惊呼。因为,这一层埋葬的是各种巨大的、金灿灿的器皿。

其实,这些金灿灿的器皿并不是金器,而正是在首博展出的妇好墓出土青铜器。“为了还原上千年前下葬时的样子,我们自然也要还青铜器一个本来面目。”负责妇好墓VR呈现项目的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庄岩介绍,为此水晶石的设计师们特地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商朝的冶金技术以及青铜器含铜比例,测算出最准确的青铜器颜色,参观者这才能感受到青铜器原本华贵的风采。

妇好墓的墓葬到这一层终于全部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水晶石还利用VR技术,按照1∶1的比例建立了虚拟的墓室模型,包含腰坑、椁底、椁顶、壁龛等,让参观者能直观领略到古代墓葬的规制。

其实,在引入VR技术丰富展览之前,首博的工作人员曾有很多担心:设备会不会太贵,不容易维修;占地面积会不会太大,增加拥堵和踩踏风险。可最终“走进”博物馆的,仅仅是11台“手机+眼镜+云服务”的展示系统。庄岩说,从前人们以为只有形如一栋小屋的大型VR系统才可以进入博物馆做虚拟现实展示,但妇好墓展览的实践证明,最简单方便的VR设备其实就是普通的智能手机。

“理论上说,任何一位参观者,不需要下载任何APP,只要在自己手机上接收水晶石发送来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内容。”庄岩说,唯一的改变就是,需要给自己的手机配备一个带有特殊眼镜的手机壳,而这样的手机壳在网上商店都有卖的。最近,这种简便的VR展示还走进潍坊科技馆等博物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博物馆里会有一大把VR,只等着你来领二维码去看。

小知识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缩写,直译过来便是虚拟现实,其内涵指的是一种提供给人沉浸感觉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而要沉浸在这种环境中,还需要借助VR设备。这种设备能大如一栋小屋,也能小到可以穿戴。就可穿戴设备来说,它可以如摩托车头盔一般“豪华”,也可以用一副特殊眼镜夹着一部手机就搞定。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VR 妇好墓 首博 虚拟现实技术 还原考古现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