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唱歌跑调了?可能是有病!

2016年05月19日 15:54 | 来源:网易健康
分享到: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唱歌跑调,却总是充当麦霸;即使能明察秋毫,却听不出自己在跑调——不是他们自恋,也不是他们五音不全,而是他们 “天生”分不清各音符之间音高的差异。

不能分辨音调的失歌者

这样的人,在医学上被称为失歌者(Amusia)。失歌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是4%左右。早在1878年,英国科普作家格兰特·艾伦(Grant Allen)描述了第一例失歌症者。现在对失歌症的识别主要是依靠问卷形式的评估。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会患上失歌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但研究者们认为对于音高的识别障碍可能导致了失歌症,而且这种识别障碍在现实音乐情景下会被放大,进而出现音乐相关记忆障碍。

和一般的“五音不全”的人不同,失歌者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跑调,而在于根本不知道自己跑调。如果用颜色来类比音高,就像色弱者无法分清波长相近的颜色一样,失歌者无法区别出音高相近的音符。他们听力正常,发音亦无异常,言语交流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就是对音乐一窍不通,听不懂也唱不来。

要知道,无论是《土耳其进行曲》还是《菊花台》,绝大部分音乐都是由音高相邻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节奏组成的。若是察觉不出旋律里的差别,自然也就无法把握整体旋律的整体变化。

当然,并不是所有"五音不全"的人都是失歌症患者,失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跑调。

失歌者的表现

1、 你以为这些"音痴"是因为智力不够导致的?事实并不是,他们一般都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

但是唯独对音乐的分辨度不够,难以分辨出音高的细微差别。即使两个音的音调相差很大,他们仍然发现不出变化。

唱歌跑调了?可能是有病!

2、 他们唱歌总是跑调,可是他们自己却不知道,还认为自己唱得还可以。而且在他们听来,绝大多数的音调都差不多,难以准确分辨。

3、 音乐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少数的失歌症患者则会觉得音乐像吵杂的敲击声一样令人感到不安。

4、 大约有半数的失歌者存在对韵律认识的问题,不过也有少数的患者很享受音乐的那种韵律感。

5、 失歌者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他们可以感受到讲话者的明显情感,但是会忽略了对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唱歌跑调了?可能是有病!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会患上失歌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

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对失歌症患者进行了脑部的检查,他们注意到失歌者的一个大脑区域的脑蛋白与普通人的有点不一样,以此推断这有可能与人辨别音高的准确度有一定的关系。

到底是真还是假呢?还有待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的探究。

所以对于失歌症,暂时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

不过早期培养孩子对声音的辨别力和敏感度是可以尽量避免的,但成年人就比较难纠正。

1、 提高孩子对声音的辨别和敏感度,是可以尽量避免"五音不全"发生的。比如父母多向孩子哼唱一些轻柔的音符声,可以促进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

现在有不少家长喜欢给小朋友唱成人歌曲,其实这对孩子是不好的。孩子的喉咙和嗓音发育不完全,成人歌曲并不适合他们声带的特点。所以,应该让孩子多唱儿童歌曲。

唱歌跑调了?可能是有病!

2、 对于发育完全的成人来说,纠正就比较困难了。不过可以尝试先纠正患者的一些发音。

比方说可以将自己的歌曲录下来,然后回听,或者请同事朋友帮忙纠正发音。

对于这种“失歌症”,专家建议多听一些高品质的歌曲,分清各音符之间音高的差异,就能较好地改善唱歌跑调的情况,“比如说像《我是歌手》这种高品质的音乐节目,患有失歌症的观众可以多听多感受,会有比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存在现象

1、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比尔·汤普森教授对失歌症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有4%的人患有这种唱歌不着调的毛病。失歌症患者可能还存在沟通障碍,如辨别不出对方语言中传达的表示生气、害怕或讽刺等情绪。

2、 经常会遗漏对方通过语调表达的“弦外之音”,但仍可以感受到讲话者大喜大悲等明显情感。音乐通过音高、音量、速度或音质的改变而传情达意,这与讲话时通过语音语调交流情感的方式不谋而合。

3、 语调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但失歌症患者不能辨别语调,而只能依靠情景或肢体语言识别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4、 失歌症与遗传和早期发育都有一定关系,其中一些人可以通过发音训练得到纠正,还有一些人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产生原因

出现“失歌症”状况的患者在认知情况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系外,患者自身的表现欲也是“加剧”失歌症的原因之一。

如果想要缓解“失歌症”的情况,应该先从纠正患者过强的表现欲开始。比方说可以采用将“失歌症”患者的歌曲录下来,让他自己听一听的方法。

病态表现

某专家表示他并没有听过“失歌症”这一说法,在临床上,也从没有碰到过单纯的因失去唱歌能力而就诊的患者。而且专家指出,严格地说,这还不能称为一种病态,这需要和自己前后对照相比,有的人生下来就对音乐不“敏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就好比很多人对于空间差异的感知也是有差异的,很多女性自称没有开车的天赋,她们的空间感和方向感就没有男性强。

唱歌跑调了?可能是有病!


病理特征

1、 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如果听不到歌词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们也听不出来,不和谐的和弦令大多数人避之不及,他们却不觉得难听。

2、 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的唱出一首歌。不过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

3、 失歌症可能存在很多种情况。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发现,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识方面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失歌症患者喜欢音乐,因为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

4、 在有的失歌者听来,音乐就像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过觉得音乐难以忍受的患者只是少数,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音乐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

导致机理

1、 大约有4%的人患有失歌症,而且失歌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究竟是什么导致失歌症?珀利兹推测人脑中有一个专门处理音乐的“模块”,当这个部分发育不全时人们就会出现失歌症症状。正是因为如此失歌症单单影响患者的音乐认识,而对听力,智力等都没影响。如果珀利兹的推测正确的话,那么音乐同语言一样,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需要而被先天植入脑部的。

2、 有些研究人员不同意此观点。他们发现失歌症不单纯是音乐上的不足,还与语言或空间处理能力有联系,有些失歌症患者存在沟通障碍,当人们通过改变语调来表达情绪时,他们辨别不出对方传达的生气,恐惧或讽刺等情绪,难以领会对方的“弦外之音”。

唱歌跑调了?可能是有病!


影响因素

1、 正常的音乐认知可能与脑部掌握语言声调的回路有关。另外失歌症患者的空间处理能力比较差。例如给他们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建筑物照片,他们分辨不出照片上是同一幢建筑。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他们的右脑发育有关。

2、 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对失歌症患者脑部进行了扫描,目前他们已经发现失歌症患者的一个大脑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有细微的不同,这个区域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导致失歌症具有遗传性的基因。

3、 失歌症已成为科学家了解脑部如何处理音乐奥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研究逐渐深入那些不能正常享受音乐的人有可能重新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


编辑:赵彦

关键词:唱歌跑调 可能是有病 失歌者的表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