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

2016年05月19日 16:15 | 作者:刘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如何从“以人为本”出发,做好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是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

20世纪八十年代,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当年的城市主要呈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交通方式,轨道交通的需求尚不强烈。满足城市快速建设的需要、机动车快速通行的需要,今天的人们形成了普遍共识,就是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可以说,城市空间承载城市的交通需求及非交通需求,如何从“以人为本”出发,做好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是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

城市道路为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提供通行空间,同时也是许多服务于城市其它设施布置的载体。为交通服务的功能主要依靠机动车空间、公共交通空间及慢行空间实现;为生活服务的功能,即慢行与公共服务设施直接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强调人性化、精细化设计,突出为人服务、设施间的协调、城市公共设施的设置;为城市景观服务的功能,要求重视道路沿线绿化景观、休闲广场、建筑作品等,体现城市风貌。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考虑的优先次序应为:第一是行人,道路空间各个部分必须对行人是安全、舒适和令人愉悦的,不论什么年龄,不论身体有无残障;第二是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规划包含车道、车站的设计,更应该关注换乘人的安全、便捷和高效;第三是骑车人,道路空间布置须考虑他们的安全以及非机动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余下为其它机动车。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还要落实环保节能、绿色出行理念,研究建立交通出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划指标,通过交通碳排放控制量计算、交通量及方式与碳排放量匹配计算、道路车道分配调整等,贯彻实施公交优先,将非公交客运机动车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控制、降低机动车碳排放总量。

相对机动车系统而言,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与其出行的匹配状况较低,许多地区存在有需求无通道的状况,特别需要从规划层面,针对慢行系统出行的需求,行人和自行车通道网络的规划。在规划中,重点考虑“人”的需求,在满足合理功能的前提下统筹考虑附属设施、景观及环境等其他需求,主要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无障碍通行区域等;在环境设计中,注重活动空间品质的提升,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给行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绿化与环境、城市家具、交通设施、标志标识、地面铺装、遮挡设施、照明排水、无障碍环境等。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