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为“双创”构建更优良的生态

2016年06月02日 10:39 | 作者:陈章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创业、创新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不断有成功者,就是希望所在

自李克强总理2014年在达沃斯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今,“双创”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创业者们又一次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据统计,目前已形成各类众创空间2300多个,一天产生四五百家新公司。

这一形势让人振奋之余,也有一句话不断在耳边回响,那就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双创”文化的概括:“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创业创新的实际效果如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创业者是否也收获到精神上的价值?这些问题也颇受人们关注。

去年,受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协组成“双创”第三方评估调研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双创”的效果有了初步评估。笔者深入四川、安徽、湖南、江苏、东北、山西等地,有几点观察。

多数地方政府能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例如,某市市长亲自抓“双创”工作,在一个创业园区内,专门拿出一栋楼,免费三年出租给创业者。在各地创业的主力军里,数量最多的是在校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善于用“互联网+”为创业搭建平台,虽然成功率不高,但热情不减。笔者还发现,在创业大军中,科研人员不超过10%,成为稀缺的身影。另外,在经济不活跃省份,人们创业、创新的热情普遍不高,出台的政策和措施也不足。

“双创”的初衷之一是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从目前整个社会呈现的活力来看,至少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不过,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缺乏社会资金。笔者注意到,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创业者得到天使投资等扶助资金的概率很高,而在另外一些省市,则只能利用政府提供的一点资金。二是缺乏人才和技术。在目前已经转化为创业成果的项目中,并没有发现太多有分量、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成果。三是缺乏政策。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众化空间的精细化和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政府应加强构建更优良的生态。

“双创”人群中,科研人员的缺失或缺位可谓一大遗憾。年轻人创业的积极性需要保护和肯定,但技术和经验是其软肋。眼下,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1.4万亿元,科技人力资源和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在这样一个不乏科研成果的国度,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隔膜却总是难以捅破。原因从哪里找?

在笔者看来,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热情不高,原因还得从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上找。在大学和科研院所里,副教授评教授,没有论文,难;教授评院士,没有科研成果也行不通。而当科研人员都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数不清的论文和科研上,哪还有心思去创业?

即便科学家有热情,由于科学家参与公司创业的主要模式是以专业技术入股,但目前的政策对这方面的限制还是很严格。

“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一流的高校、一流的科技成果,从不是靠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管理管出来的。”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还指出,要探索年薪制、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这是一个风向标,也是对科研人员投身“双创”最好的鼓励。

综上,“双创”是件好事。在经济新常态下,大批传统产业萧条,依靠要素成本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和新产业。同时,要实现高质量就业,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创业、创新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不断有成功者,就是希望所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双创 ​创业 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