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梅韵葆真玖兰芳:梅葆玖与天津中国大戏院的故事

2016年06月24日 11:31 | 作者:万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惊闻梅派大师葆玖先生仙逝,心中十分悲切。急急匆匆与天津中国大戏院的几位领导驱车赶往北京京剧院设立的灵堂吊唁梅葆玖先生。我并代戏院领导班子撰言书写了挽联:“葆真德厚传梅韵,玖镜艺精承兰芳”。站在梅葆玖先生的遗像前,笑容可掬的大师,好像在和我们说着什么,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在给老人家鞠躬的一刻令人动容。


C20160623001-zx11_副本

京剧大师梅葆玖


回来的路上,与葆玖先生相识和多次见面交流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不曾忘怀,黯然之际,有朋友提醒我要好好写写葆玖先生,以为一丝怀念。

来信祝贺中国大戏院建院70周年

2006年是中国大戏院建院70周年,初春,我们还在筹划纪念活动的前期准备之时,葆玖先生在百忙中早早就写来了热情洋溢、满怀希望的一封祝贺信。信件虽然不长,但是在字里行间包含着他对中国大戏院和中国京剧艺术的一片真诚,更体现了一位国剧大师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之自觉。他回顾了自己从小受父亲影响从事京剧艺术的坎坷经历和多次来中国大戏院演出的情景,他把每次来中国大戏院演出都认为“是一次考试”,而天津中国大戏院是考核一名戏曲演员能否合格、能否成角成名的最好的第一考场,无可替代。

信的最后,他特别留下了一段令人回味无穷、寓意深刻的话语:“我诚恳的希望我们老、中、青三代人一起为了我们的理想与自身价值,和中国大戏院一起‘坚守阵地、坚持自我’,这是我们为中国大戏院和中国京剧事业发展、走向辉煌的最好祝福”。这是何等的一种朴实无华的情怀,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这就是我们京剧大师梅葆玖对中国京剧事业的一种精神追求和无我境界。

2006年秋,中国大戏院主办建院70周年院庆纪念系列活动,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剧种、院团的数十位名家来津演出,同时邀请了教学、演出都十分繁忙的梅葆玖先生。

本来,我们很担心梅先生会因为时间较紧,演出空隙时间少而不能来津,并且提前写了祝贺信,很可能不会来参加演出庆祝活动了。而令我们意外惊喜的是,葆玖先生打来电话,答应不管时间多紧张、演出多忙也一定来天津祝贺,并一定要参加演出,不光是我们组织工作人员高兴,就是听到信息的广大观众和戏迷们都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9月19日,他和尚长荣先生应约一起来天津,演出了梅派经典代表剧目《霸王别姬》。就在二位大师粉墨登台那一刻,很多戏迷观众瞠目结舌、万分惊叹,大家惊呼二位的扮相做派、功架火候、嗓音调门儿、场面等怎么那样酷似70年前梅兰芳和杨小楼的合作演出一般模样?神韵超凡,表演逼真,唱念俱佳,全场雷动。很多戏迷、老观众为此高声祝贺演出成功,掌声不断,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散戏后,站在后门的戏迷和观众,等待和葆玖先生见面,葆玖先生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耐心的为每一位有要求的观众签字、与大家一一合影,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认真回答大家的问题,没有一点大家的派头,很多人感慨地说:“人家那是名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和咱们还这样亲近,这才真正是大家呀”。葆玖先生和大家站在午夜的街边说着、笑着,场面令人感动。

葆玖先生第二天发高烧,但他还是坚持演出了《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并在纪念活动最后一天的演唱会上登台演唱,多次应邀返场,为广大观众和中国大戏院献上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实意,这一幕直至今天仍令我们难以忘记。

到中国大戏院调研

2008年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国主要文艺演出场所进行考察调研,葆玖先生亲自带领20多位委员组成的考察团来到了中国大戏院调研,这其中有我国诸多著名艺术家、名人:刘秀荣、刘长瑜、孙毓敏、谭孝曾、董圆圆、宋小川、阿依吐拉、崔美善、王立平、朱江、奚美娟等等。

来到这里,没有用我们戏院的工作人员做什么介绍,葆玖先生主动担任了主讲人,他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对中国大戏院的历史、现状、经营和困难如数家珍,事事在心,并根据戏院的现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他带领大家来到戏院悬挂的一张巨幅照片前,这是梅家上世纪20年代的一张全家福合影,他眼睛里含着难以言表的神情,一一介绍着照片上的梅家的每一个人,描述着梅兰芳先生当年把自己演出的一个水牌子赠送给中国大戏院的情景,讲解着由梅兰芳先生亲自题字并赠送给戏院的齐白石大师大幅国画《群虾图》,指点着当年梅兰芳先生、杨小楼先生送给戏院的《霸王别姬》金版缂丝彩色剧照,绘声绘色,点滴不漏,怀念父辈之情溢于言表。

当考察团离开中国大戏院的时候,葆玖先生握着我的手说:“老万呀,现在全国都在热衷于搞房地产开发,中国大戏院虽然是陈旧了,也困难啊,但这里是块黄金宝地,我对中国大戏院时刻关心、十分关注,如果这里要有拆迁、商家开发的话,请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要去找市政府,我也可以直接去中央反映,这里不能动”。老人家的神情严肃,眼光锐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向他说明戏院保证不会拆迁,更不会开发做其他之用,政府准备投资修缮,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好的保护。

支持中国大戏院申报国保

葆玖先生听说中国大戏院一直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还没有获准,心中十分惦记此事。回到北京后,四处奔走,带头引领并联系了北京、天津的近20位戏剧大师、各剧种名家,联名写了长信,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申请,一致表示坚决支持将中国大戏院提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更好地保护这座华北地区唯一留存的中国传统戏曲演出建筑历史遗产。这其中有尚长荣、谭元寿、李世济、刘雪涛、赵燕侠、孙毓敏、刘长瑜、叶少兰、刘秀荣、筱俊亭、谷文月、迟小秋、王平、邓沐玮、杨乃彭、李经文、李佩红、陈春等。

令人感动的是,刘雪涛先生听梅葆玖先生说要为中国大戏院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不顾在病榻上病痛的折磨,十分热情地在医院抱病签了字,仅一周后刘先生就与世长辞了。

2010年,葆玖先生带领弟子在全国巡回演出,他说:出了北京第一站,就要选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必到无疑。用葆玖先生的话讲,中国大戏院是他随从父亲梅兰芳先生演出最多的、感情寄予最深的一座剧场,凡演必来。

此时,葆玖先生因为年事已高,并带领学生准备走向全国,身体十分疲惫,但是到了天津,他没有充分休息,当晚就和学生同台演出了《贵妃醉酒》,虽然身体不适,但老人家依然精神矍铄、情绪饱满地登台演出,并应观众要求加唱了多个唱段,令观众大饱耳福,激动万分。

最后一次登上中国大戏院舞台

2014年9月,中国大戏院由市政府投资修缮改造完毕,于月中开业并举行庆典演出。梅葆玖先生刚刚从香港巡回演出返回北京,不顾舟车劳顿,年过耄耋,驱车高速,急急赶来祝贺,并满怀真情的将在香港、台湾成功巡回演出的录音、录像制品和各媒体的新闻稿件、剪报汇集成一份厚厚的礼物,赠送给中国大戏院,我代表戏院接受了先生的这份贵重礼物,感觉是那样的沉甸甸。

他站在戏院刚刚整修后的舞台上,尽管空中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油漆味,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天津市政府投资修缮改造、更新了中国大戏院,改造后的中国大戏院,给我的感觉,舞台声音效果一点都没有变,没有任何影响,还是原来的感觉,很好,很舒服。戏院的建筑风格、装修色调、整体氛围还都是传统文化的感觉,70多年前和父亲一起来演出,就感觉是这个样子,今天好像和我的父亲又回到了这里,心中十分感慨,十分激动,天津的观众最懂戏,懂京剧,你们多年来支持我们梅派艺术,支持京剧艺术,支持传统优秀文化,我谢谢你们!”葆玖先生双手合十,谦谦躬身,令全场观众肃然起敬,大家掌声久久不息,回荡在戏院的上空。

这也是葆玖先生最后一次登上中国大戏院的舞台。

我和葆玖先生相识仅仅10多年时间,然而他给我的感受和影响是我终生难忘的,他无愧于我们世人仰慕的京剧大师,他无愧于我们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他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人民艺术家。

葆玖先生,就在我们身边……

(此稿由天津市政协文史委推荐,作者为天津中国大戏院原总经理、研究馆员、文化学者)

编辑:陈佳

关键词:梅韵葆真 玖兰芳 梅葆玖 天津中国大戏院的故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