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红色经典背后的峥嵘岁月

2016年07月01日 09:29 | 作者:田达治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激扬文字 杨之光、鸥洋 中国画 96cm×137cm197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激扬文字 杨之光、鸥洋 中国画 96cm×137cm197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主题人物创作的探索

《激扬文字》是画家杨之光的代表作,创作于1978年。杨之光成名很早,1954年,时年24岁的杨之光凭借《一辈子第一回》参加了首届全国美展,该画于1956年获得了“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此时的杨之光才刚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半年,正在湖北武昌参与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的工作,在此教授素描、国画和水彩。1958年中南美专迁往广州,正是今天广州美术学院的前身,杨之光在这里一直工作到退休。

当年的中南美专,可谓是人才济济。集中了像胡一川、黎雄才、关山月、阳太阳等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家,和这些前辈在一起,年青的杨之光靠自己的才气和勤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杨之光的作品屡屡获奖,直到2013年1月,杨之光获得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的“终身成就奖”。

《激扬文字》创作的年代,正是“文革”刚刚结束、恢复高考、美术教育事业重新走向正轨的时刻。

擅长人物画创作的杨之光此时正值创作旺盛的时期,他以青年毛泽东在广州主编《政治周报》与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这段史实为素材,以素描线条融入中国画创作,以墨色变化辅以淡彩刻画了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形象,作品创作完成后即入选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创作精品力作。

有意思的是,杨之光也曾于1960年赴敦煌考察并临摹壁画,敦煌这座中华文化的宝库对于杨之光的人物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杨之光的艺术创作中,吸收民族传统艺术与融汇西方绘画表现手法正是其艺术发扬光大的一双翅膀。

刘少奇和安源矿工 侯一民 油画 一九六一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刘少奇和安源矿工 侯一民 油画 一九六一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特殊构图呈现红色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经有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工作,新中国也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热潮。这其中,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对于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22个学员,都是当今中国油画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像靳尚谊、詹建俊、冯法祀、何孔德、谌北新,等等,侯一民正是从这个班走向艺术世界。

《刘少奇和安源矿工》的画面中,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的身体动势都趋向于右边,背后矿井口位于左侧,人群的目光投向右侧,这三者之间构成了最为稳固的三角形关系,正是西方古典油画中的经典构图形式。

在《刘少奇和安源矿工》画面中,视觉焦点所在的位置也恰好安排在“黄金分割”点。由此可见,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中,侯一民受到了正统的、严格的西方古典写实油画的训练。

侯一民在艺术上可以说是个多面手,除了油画之外,他还进行壁画、中国画、陶艺和雕塑的创作,是中国新壁画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还参与过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其中的女拖拉机手的形象深入人心,此外,位于深圳的“锦绣大地”和“世界之窗”,也是由他担任的艺术总顾问。

除了《刘少奇和安源矿工》,他还画过《毛主席和安源矿工》,这两张作品对于侯一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2013年这两幅作品同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也算给了这段历史一个圆满的结局。

(作者系北京韩美林艺术馆馆长助理)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百万雄师下江南 北平解放 激扬文字 刘少奇和安源矿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