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别了,尤伦斯:“后个人”时代的危机与契机

2016年07月05日 16:07 | 作者:罗书银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 

导言:随着豆瓣用户“66号公路”(原名一杯生普洱)在微信朋友圈引爆“UCCA尤伦斯中心很快被出售”的消息,紧接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尤伦斯基金会联合发布“创始人尤伦斯先生打算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及其个人艺术收藏托付于新主”的正式声明,确定尤伦斯确实将迎来新的“主人”。在完成交接之后,是否标志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开创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的“后个人”时代?未来,尤伦斯又面临怎样的转向?这为中国私人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猜想?都成为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


20120524165452978


20120530032754411


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尤伦斯夫妇


尤伦斯离开危机还是契机?

“目前来看,国内的私人美术馆,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不像西方的美术馆,不是一个出资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美术馆的运营。”策展人朱朱感慨道。

运营了9年之后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近两天传出了要出售的消息后牵动了不少人的心,让所有人为它之后的持续运营担忧,但“目前来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所建立的理事会制度,表明它正在向基金会模式的转向。”策展人王春辰谈到。只是,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还未完全实现它的转向目标时,“尤伦斯先生突然宣布出售UCCA”的消息无疑使其面临新的危机。

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去年年底公布的2015年总运营成本中可以看出它目前的运营状况。在去年其运营总共花费是4092万。这其中,资金的来源主要由创始人尤伦斯先生出资25%;企业赞助25%;每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年底举办的慈善义卖占20%;另外,艺术品商店的盈利占20%;还有10%则来自个人的赞助,即尤伦斯的理事会成员的赞助。

UCCA首席执行官薛梅

馆长田霏宇

纵观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展的大事件。2011年8月薛梅就任CEO,并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尤洋担任副馆长,至5个月之后,2012年1月田霏宇的加入,出任新的尤伦斯馆长,开启了尤伦斯一个新的时代。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很多转变都是由这一任领导班子促成的。而这其中关系到了尤伦斯的生存问题。

2012年5 月,UCCASTORE @ DESIGN 设立。

2012年5月,可以称之为目前国内最成功的艺术商店——尤伦斯艺术商店成立了自己“UCCASTORE @ DESIGN ”。在薛梅的设想中,这将不仅仅是一个销售艺术衍生品的艺术商店,而应该是UCCA的创意“实验室”,孵化出中国自主的设计品牌。2013年3月,UCCA 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创始成员包括陈漫、海军、贾伟、刘峰、刘小康、宋涛、孙文涛、薛梅和张永和。这些举措或许正是尤伦斯艺术商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其成立两年后的2014年,实现了年收益1900万,不仅创造了私人美术馆艺术商店的一个新可能,也在当年补贴了尤伦斯艺术中心运营成本的40%。

2012年10 月,UCCA 赞助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正式创立。

2014年8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赞助理事会之旅”前往巴西。

2015年8月,第二次“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赞助理事会之旅”前往伊斯坦布尔。

另外一个转折的点是2012年10月份,UCCA 赞助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正式创立。这一模式也开创了个人藏家赞助国内私人美术馆的先河。据了解,理事会成员每年赞助艺术中心10万元,便可参与到由美术馆举办的各种项目中,比如从2014年开始组织的理事会成员的“全球艺术之旅”,在2014年与2015年分别去到了巴西和伊斯坦布尔。目前,尤伦斯的理事会成员由重要的个人藏家及收藏当代艺术的企业者组成,在人数上已接近50位。

2012年11月,UCCA 在成立五周年之际举办了首次尤伦斯庆典。左起:尤伦斯馆长田霏宇、尤伦斯夫妇、CEO薛梅。

在2012年尤伦斯艺术中心实施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在年底举办了其首次的“尤伦斯庆典”,通过组织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机构,和相关的商业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慈善拍卖,为美术馆的运营筹集资本的晚宴模式被引入私人美术馆。其中,拍卖作品均为参加过UCCA展览项目的艺术家捐赠。这一模式在之后被证明其确实可行,在2014年和2015年的两场慈善拍卖中分别为美术馆筹集到900万元及1086万元善款,成为美术馆运营成本的重要来源。

2014年“尤伦斯庆典”现场,此次庆典由艺术小组“政纯办”任艺术总监,筹款拍卖会共筹得900万元善款,占年度运营经费近15%。

而相比许多美术馆通过出租场地,获取商业盈利的方式,尤伦斯艺术中心也做的非常谨慎。薛梅表示:“UCCA会有几个厅出租给我们的会员公司,做新闻发布会或者公司内部的活动,但我们从来不去出租给艺术家或者其他机构做艺术展览。因为馆长田霏宇曾说过,这里好比一个教堂,人人进到这个教堂都有神圣感,所以很多东西是要保持纯洁性的。这一点我们UCCA所有人都在遵守,因为一旦突破界限,就没有底线了。”而在选择品牌合作时,尤伦斯艺术中心也比较注重多方面的考量,比如都是选择一些国际的重要品牌,并且是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如在2015年举办的“迪奥小姐”大展,不仅成为美术馆当年参观人数最火爆的展览之一,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由这一个团队所建立的美术馆的各种造血机制和模式使其成功地在筹集运营资本上由原来的创建人尤伦斯先生百分百的投入,到逐年减少,并慢慢只占到了总运营成本的15%-25%左右。

因此,一方面尤伦斯先生的出售虽然让UCCA面临新的危机,但另一方面,相比国内其他的私人美术馆还处于完全由创建者个人出资,或主要依靠出租场地来获取运营成本的模式,目前UCCA的运营情况或许为国内的私人美术馆提供了新的契机:即美术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我的运营,甚至走上基金会制度,最终成为一个不倚靠个人的公共化机构。

2016年6月12日开幕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劳森伯格大展现场。

UCCA估值:优势与劣势

正如新的团队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发展所带来的转折的契机,这个团队或许也是目前评估UCCA的核心价值时非常重要的一点。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对此表示赞同:“一个专业的美术馆团队在中国是非常少的,像尤伦斯的管理层他们对于募款的态度,对于展览的选择,都体现了他们的专业性。”

在这一专业团队的工作下,尤伦斯自身的品牌价值也在不断地形成。如果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建立的最初几年重点在于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与发展。2012年之后,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进程”的馆长田霏宇的带领下,近两年来的UCCA成功地策划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尤其是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的展览;与此同时,美术馆也在系统地梳理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案,并关注更加年轻的新锐艺术家。

2013年6月开幕的谢德庆个展“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

2015年6月,“威廉· 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开幕。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肯特里奇在亚洲最大规模的展览,几乎收录了艺术家自1988 年到现在的全部重要作品。

2015年10月,刁德谦回顾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比如在2012年引进的“印度公路”的大型展览;2013年4月举办的“杜尚与/或/在中国”;2013年6月谢德庆的个展“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2014年的“洛杉矶计划”;2015年6月举办的“威廉· 肯特里奇:样板札记”;以及10月份举办的“刁德谦回顾展”;2016年的“劳森伯格大展”等,这些重要的国际大型展览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建立了其国际化的品牌优势。“使其成为国际上的当代艺术家来中国的美术馆举办个展的首选”谢素贞谈到,而这一国际形象在她看来“也许是花许多个亿都很难打造出来的。”

2015年2月,刘韡个展“颜色”在尤伦斯当代艺术开幕。

与此同时,从2012年的“顾德新:重要的不是肉”个展,到2013年“王兴伟”的个展;2014年的“政纯办”个展及徐震个展;2015年2月份刘韡的个展,到今年王音的个展。UCCA也在针对国内重要当代艺术家进行个展式的梳理。而从去年开始由田霏宇发起的“新倾向”项目,针对大中华地区的青年艺术家展开的持续性个展项目。这一项目可以说是其2013年策划的“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以及更早的时候2009年策划的“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等群展的延续。

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说,最难形成的就是其个性和特点,而尤伦斯在其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因此目前来看,对下一个接手人而言,UCCA团队所形成的品牌价值可能是它最大的财富;也有可能是它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换一个赞助人,是否会再换一个机构的名字?又是否会影响人员的去留?”在谢素贞看来,目前许多艺术赞助人也许并不一定懂得珍惜人才,这要看赞助人的需求:“他是需要听话的员工,还是有创造性的员工?”什么样的赞助人的加入决定这个团队将发挥什么样的价值,决定这个品牌将如何持续下去。

然而,在对UCCA进行价值评估时,存在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即土地的使用权和租赁权的保障。据了解,当初尤伦斯先生在拿到UCCA空间的租赁权时曾经大费周章。而此次尤伦斯的出售,究竟什么才是最值钱的?在绕不过去的这个根本问题上,成为UCCA目前最大的劣势。

“如果土地或土地的使用权不是你的,那么美术馆的主体性其实是一个很虚的东西。”王春辰谈到。“虽然我们都在说人的重要性,或团队的重要性。但反过来,如果一个美术馆是靠一个团队来形成的,跟它是由一个人来建立的情况其实没有区别,人走了团队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如此来评估一个美术馆的价值是不对的。任何一个国际的美术馆都不会把人作为核心价值,因为人是要走的,要流动的。在西方,不管是哪个人的流动都不会影响这个美术馆品牌的发展和稳定。所以几个人是不能当做尤伦斯的资产的。”

2013年5月,正式公告与798 艺术区所属方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续签未来6年的租约。

2013年5月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798 艺术区所属方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续签未来6年的租约。至今年,这一租期已经进入第三年。据了解,当时续约时798艺术区方面给予尤伦斯的租金为3块多,而目前园区内一个专业性的画廊租金已经是其两倍左右。在下一个接盘人接手后,是否会继续享受园区提供的租金方面的优惠?这个空间的使用权是否能够持续稳定?而如果要产生变动,尤伦斯在798艺术区产生的效应又能否继续发挥?在接下来还有三年的时间里,尤伦斯的团队以及未来新的赞助人将如何做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尤伦斯艺术商店

UCCA猜想:私人美术馆的转折与障碍

谁将来接盘UCCA?媒体已经在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猜想,而在目前许多人的眼中,未来的形式都是不容乐观的。

在目前发布的声明中已经明确提到尤伦斯先生的收藏与UCCA的运营完全独立,“如果藏品不属于中心,那么它要卖什么呢?所以根本不可能按照投入的价格判断,也很难判断它后续要卖给谁?”一位圈内的资深藏家谈到。

谢素贞认为:“首先外国资本是不太可能,因为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外国的资本很难进来,当初尤伦斯进入中国还被怀疑是洗钱的动作。”

政府的介入是否会成为一个可能,比如以798艺术区为代表的国营企业?王春辰则认为可能性也不大:“这和目前国家的制度有关,国营企业再有钱都不太可能去支持像尤伦斯这样的民营美术馆。”

而大的个人藏家是否可以接盘,比如很多人都期待王中军等这样的大藏家来接手,目前来看,他似乎也有建立一个个人的艺术空间的愿景。而就谢素贞所观察到的情形来看:“现在北京露面的这些可能的买家对于买艺术品的兴趣大于做美术馆的兴趣,因为美术馆是要砸钱的,需要情怀的东西,现在台面上的这些人更多的是想赚钱,如果收藏一件作品就能带来过亿的增值可能,为什么还要去接手一个美术馆的摊子?”

在王春辰看来,目前国内的许多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点也是个人接盘尤伦斯的一个阻碍,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有那么多的小的私人美术馆,却没有办法集合力量来共同做一个更好的美术馆的原因。

而民营企业的介入又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在藏家乔志兵的期待中,他表示:“更加希望有文化愿景的企业接手,这样的新力量的介入可能会令尤伦斯有更多样的资金及拓展的可能。”

2014年,“UCCA 创意探索地带”正式开启,位于UCCA 的大堂区域,是专为儿童和家庭打造的艺术教育项目,旨在使亲子全方位地体验美术馆的教育职能,在UCCA 的艺术氛围中发掘自身的创造力。

回到国内私人美术馆运营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如何从“个人化”时代转向公共性的平台?是未来众多美术馆面临的共同的问题。“钱总是会用完的”一位早期与尤伦斯有过交往的藏家谈到:“目前国内的这些私人美术馆都是由个人来出资的,如果不考虑下一步的转向,最后只能慢慢变成像现在的很多美术馆将运营经费从上千万降到一两百万,或者干脆关掉水电,不开门,让机构可以坚持运营下去,更糟糕的就是出租场地。”

在这个问题上,这位藏家认为尤伦斯曾经是有可能性的:“虽然尤伦斯先生选择出售本来属于自己的资产没有任何道德上的问题,但如果他能更早一点把这个事情讲出来,帮它早一点找到一个慈善的机构,实现自我的运转,也许会为它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生命。今年尤伦斯先生80岁了,如果他在十年前,刚刚建馆的时候就考虑这个问题了,也许今天就能很好地处理这个事情了。”

郑林也相信:“如果尤伦斯先生有这个意愿,再加上尤伦斯团队的专业性,他们要考虑实施基金会的制度,其实是有可能的。但关键问题是,如果尤伦斯实施了基金会的制度,那么它就不能再卖了。”

不过该藏家证实,尤伦斯先生刚刚决定建美术馆的时候有考虑过做一个非盈利性质的机构,但当时文化部的相关政策很难批下来,所以这么多年来,UCCA都是套在了“非盈利”机构的帽子上。最终也没有完成一个非盈利机构,以及基金会运营模式的转向。

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英国泰特美术馆也是由个人建立,最终实现了基金会运营模式,完成了自我的公共化转向的一个西方的成功案例。而今天处在转折点上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比起当初的泰特美术馆,其面对的问题也许更复杂。“如果之后尤伦斯希望完成基金会的运营模式,以它目前的运营成本4000多万来看,其中可能有一半是硬性的支出,包括场地租赁费,水、电费以及人员的开销等费用。”谢素贞分析道:“而这些方面的投入在国外都是由政府支持的,对美术馆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保障。而对尤伦斯来说,这些所有的运营成本都必须通过它自身的运营以及筹款来完成。因此如果说UCCA能否成为下一个泰特的模式,至少在目前的情形下是比较困难的。”

再观看邻近的即将建成的M+美术馆时,皮力表示,美术馆的钱都是香港政府给的。首先是美术馆的那一块地是香港政府直接给到美术馆的,而未来美术馆的资金将会有一个专门的政府下面的机构“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来运营管理,在这个“管理局”下面还会有相应的商业性机构,比如住宅区等,而这些商业性机构的收益将会投入到包括美术馆在内的这一个区域的文化艺术运营中去。

在寄希望于政府支持无望的当下,国内私人美术馆的运营也许更多的只能寄希望于民营的资本。“其实中国现在不缺资金,而是缺资金的使用。大家认为只有投资了才是资金的使用,但财富回报给社会有很多种方法。支持美术馆的事业是需要企业家有一种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的。另一方面也和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文明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美术馆是一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持续做下去,才会产生影响力的机构,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美术馆展开收藏,公共教育,出版研究。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能够完成的,更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王春辰谈到。

对于目前众望所盼的由个人“大亨”或民营企业来接手UCCA的观点,谢素贞相信:“对于每一个硬币都是自己挣来的中国大亨以及运营它们的民营企业主,这些生意人们会有更好的盘算。”中国的私人美术馆运营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目前中国的国情,即完成自我的运营,又能建立专业性,完成公共化转向,也许UCCA的此次出售事件只是一个开端,“一个国家的当代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和机制的支撑”PSA馆长龚彦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期盼这个事情能够促进未来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乔志兵谈到。

编辑:陈佳

关键词:尤伦斯 “后个人”时代 危机与契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