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改革GDP算法不是让数据更“亮眼”

2016年07月06日 08:56 | 作者:边际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去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之下,中国却实现了超过130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在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经济新风口的当下,固守以往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统计体系,确实很容易出现误差。

继美国、印度等国后,中国也采取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家统计局7月5日透露,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中国各年GDP总量也将相应增加。其中,2015年GDP总量增加8798亿元人民币,增加幅度为1.03%。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总局副局长许宪春直指“数字化经济催生了新商业模式,产生了大量非货币交易,对GDP核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表示要完善新经济指标的测算统计。

其实,早在今年两会时,李克强总理就指出,按照传统算法,GDP增速和就业率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去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之下,中国却实现了超过130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这里面,新经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总理表示。

在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经济新风口的当下,固守以往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统计体系,确实很容易出现误差。这也是我们常常会产生数据和实际观感不一致的地方:一面是电商交易额动辄破世界纪录,一面却是第二产业制造业产能过剩、三四线楼市库存高企。而目前的GDP统计,制造业、房地产这些上一轮经济周期时代的重点产业仍然占有相当大比重,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却因为形式的变化而在数据中无法显示影响力。

因此,在新经济已经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时,改革GDP的统计口径,是必然也是必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意见认为,改革GDP的统计口径,无非是可以让经济数据更显得亮眼。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每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都不会聚集在同一行业和领域。当中国已经决心告别世界工厂,希望转型“中国智造”时,当上一轮的房地产基建投资已经进入一个平稳期时,当前经济的新增长点恰恰在新经济,GDP将此纳入口径,一方面能够呈现经济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也能够方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策。

当然,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对GDP口径的不断改革,终归需要朝向祛魅“唯GDP论英雄”的方向上去。不断根据时代和经济的需要调整GDP的考核标准之后,更需要改革GDP导致的市场激励错位。

经济增长在到达一定水平之时,不合时宜的看重以往的经济指标,会导致粗放式增长,加剧发展不平衡、难持续问题。比如,在产能过剩时如果我们继续追求能源矿产等大型工厂贡献的GDP,那就必然会陷入越重视越糟糕的困境之中。

当然,可以理解,放弃以GDP论英雄,必然是场漫长的告别。GDP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然还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数据,根据GDP增长的情况能够反映经济状况,从而制定调控的策略。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将注意力聚焦于GDP,也需要进行经济增长目标的平衡,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这些同样都是提升社会幸福感指数的重要方面。在如今GDP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之后,如何提升公众满意、建立更好的生存环境,是与保障GDP增长一样,甚至更重要的事情。

□边际(媒体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改革GDP 数据 新经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