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我们为何要抒情于“早餐奶奶”

2016年07月06日 10:21 | 作者:高亚洲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五毛钱能买什么?在浙江衢州黄坛口乡的毛师花奶奶的早餐摊上,五角钱是一碗香醇的豆浆,是一个金黄的蛋饼,是一个软软的糯米粿。这位83岁的老奶奶,坚持24年每天都到当地一所学校门口卖早点,而且从未涨过价。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早餐奶奶”。(7月4日澎湃新闻)

当“五毛钱早餐”蹿红网络,估计会把不少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拉回到那个宽窄巷子满是吆喝的年代,在鲜活的新闻面前,只怕会有恍若隔世的错觉。当广告词中被用滥的“良心、放心”屡屡闹出尴尬时,以二十多年不变的“五毛钱”,也再次把“业界良心”拉回众人的视野中。

曾经有好事网友,鼓捣出“玩儿的不是数字是心跳”的物价变化表,从吃喝到交通,从通讯到家用品,甚至还不忘人情交往,在心惊肉战中得出的结论是,除了通讯方面存在不少跌幅外,其他方面都是“涨”声一片,没翻个十番左右的,估计都不好意思说是时代的见证者。事实上,即便抛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人工成本的水涨船高,单就坚硬存在的通货膨胀来说,能在20多年保持“五毛钱”的价格,也着实是良心出品了。

五毛奶奶以二十多年的坚守,诠释了“商贾有道,仁者有心”的闪亮。客观地来说,保持“五毛钱早餐”,终究难有可复制性,置于现实的市场环境来看,姑且不说会不会真的有盈利,能不能真正实现盈利,恐怕是要存疑的。事实上,毛奶奶“除去日常开支,每个月几乎都要贴上三四百块钱在早餐摊上”。

但是,毛奶奶显然很知足,在她看来,与“听着校园里孩子们的读书声,看见孩子们和自己打招呼”带来的满足相比,亏点钱实在算不了什么。不过,在市场经济已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决定性机制的背景下,这样的良心拔高本身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在市场经济中,这种以“知足”为本元的生意道德,恐怕也不能成为最值得推崇的业态。

应该说,从走红的“五毛早餐”的故事里,并非要对某种市场形态的强制复原,也并非要求商者知足“奉献”,而是要看到二十多年不涨价的“五毛钱早餐”背后的市场伦理价值。

于此而言,对早餐奶奶的抒情,与其说是众人对良心出品的致敬,不如说是对当下市场形态的情绪焦虑和现实希冀。自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流前行力量来,我们每个人在坐享市场经济文明所带来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却在包括以次充好、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暗流涌动中感受到迷失和无奈。于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在“玩儿的不是数字是心跳”的物价飞涨中,我们却为一顿安全的晚餐困顿不安,在眼花缭乱的琳琅满目中,货真价实却成为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奢望。

二十多年不涨价的早餐里,我们应该要重温到良心和诚信的美味,应该要体味到商贾有道与仁者有心的劲道和绵长。“毛奶奶”的走红,以及由此所吸引来的捧场者,也给我们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提醒,在任何时候,良心出品都是吸引顾客的绝对利器。(高亚洲)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五毛钱早餐 早餐奶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