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黑白版画铭记全民抗战

2016年07月07日 08:57 | 作者:孙末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35年黑白木刻

1935年黑白木刻

《保卫祖国》力群1938年 黑白木刻

《保卫祖国》力群1938年 黑白木刻

《组织起来》焦星河1944年 木板套色

《组织起来》焦星河1944年 木板套色

拿起刻刀上战场

由于木刻底版材料来源丰富,复制的要求较低,所以,抗战宣传工作都大量采用木刻艺术,尤其是在抗日根据地,许多美术工作者来到延安后,都以版画的学习和创作为主。

1939年初,他们到达山西武乡县后,开始为报纸刻制插图,创作故事连环画,并创办了《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敌后方木刻》。尽管离开延安,但深入到抗日第一线,成为艺术工作者的追求。

1940年春节,胡一川、彦涵、罗工柳和杨筠等人开始制作军民生产生活年画。印制当天,胡一川和杨筠两人摆摊叫卖,销路奇好。老百姓有赶几十里地来买年画的,有直接到木刻工作团驻地来买的。

彦涵先生曾在回忆录中说,那时“我是身背钢枪,腰里插着三把钢刀(木刻刀)干革命”。1942年,在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展开大扫荡时,彦涵曾手持一支土造步枪,带领队伍拼尽全力奋勇突围。那场战斗异常惨烈,和彦涵在一个桌上刻木刻的同伴就在战斗中牺牲……如果没有对战争出生入死的感受,就不会有充满激情的作品。1945年4月,美国《生活》杂志刊载彦涵作品,标题为“木刻帮助中国战争”。

在太行山上,彦涵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战士。他刻刀下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不让敌人抢走粮草》《奋勇出击》《来了亲人八路军》《把她们藏起来》《侦察员》和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不仅成为抗战经典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重要的宣传武器。而胡一川的《牛犋变工》《胜利归来》,罗工柳的《马本斋的母亲》,邹雅的《破碉堡》,野夫的《拿起我们自己的武器》等版画作品,则充分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满腔愤怒和全民奋起抗日的勇气。这批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战士,深入敌后,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为抗战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相关资料记录,在抗战时期,全国性的木刻专业刊物达40种以上,出版有《战时木刻》《号角》《战鼓》等专集。并且有各种地方性木刻刊物相继出版,如《木刻阵地》《刀与笔》《战时木刻画报》《战地真容》《救亡木刻》《漫木旬刊》《木艺》《半月木刻》《木刻研究》《木刻导报》等。

木刻展览铭记抗战八年

除了在延安的木刻版画运动外,20世纪40年代,设在重庆的中国木刻研究会同样引人瞩目。1942年其开始主办全国版画展览,共有7个省区参展,参与该展览的解放区作品是由周恩来带到重庆交给木研会的。10月14日,该展览在重庆开幕,展品达225件,参观者逾6万余人,徐悲鸿观展之后撰文赞扬古元为“新版画界”之“巨星”。

抗战胜利后,中国木刻研究会由重庆迁至上海,于1946年6月4日改组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总部设于上海大名路65号,并筹办“抗战八年木刻展览”。1946年9月18日,“抗战八年木刻展览”在上海南京路大新画廊开幕,展出113位作者的897件作品。在上海展览结束后,“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中有182幅作品被送往英国,于1947年在伦敦展出,后又选出200幅版画送往法国巴黎展出,随后又有数百幅版画被送美国、加拿大等国展览。

1946年9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抗战八年木刻选集》,从“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中精选75位版画家的103件作品入编。该画集的扉页上印有“谨以此书纪念木刻导师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一行文字,表示版画家对于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黑白版画 全民抗战 鲁迅 版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