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网络熟人借贷是一个危险游戏

2016年07月08日 10:48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人脉变钱脉,玩出一身债,”7月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扬叹了口气:“现在跟我互粉的994个借贷宝‘玩家’中300个都逾期负债了”(7月7日澎湃新闻网)。

借贷宝是一家知名私募旗下的P2P平台。据媒体报道,借贷宝主打“熟人借贷”,宣传“向熟人借款,人脉变钱脉”。找熟人借贷,在现实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这样的商业模式听上去似乎很美,也很有前景,但是问题在于,“熟人”的概念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某种异化。

据媒体报道,“江扬登录账户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好友在使用借贷宝借钱和放贷。本想弃而不用,但是页面上推荐了一些‘可能认识的人’,并标注‘关注即可增加投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本想通过网络开展熟人借贷,却一步步变成了陌生人借贷,熟人借贷的逻辑被颠倒过来了:传统意义上的熟人借贷,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先寻找熟人,或者是信任自己的人,否则谁也不会轻易把钱借给一些不熟的人、信不过的人。但是由于互联网具备强大的社交功能,网络熟人借贷很容易变成为了借贷去扩展“熟人”的范围,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和其他人混熟再展开借贷。比如据媒体报道:“在‘资深玩家’的指导下,江扬在淘宝上查找‘借贷宝好友’,花8块钱买了200好友,同时加入了40多个借贷群。”

通过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人情网络开展借贷行为,实际上是维系民间借贷的重要纽带之一。熟人之间往往具备良好的诚信,能够形成稳定的契约。当网络人际关系替代现实人际关系之后就会让这种借贷行为变得很不稳定。网络人际关系的开放性太强,这就让网络熟人借贷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危险游戏。人们从中看到了无限延展“熟人”范围的可能,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所谓的商机。如果只有少数人持有这样的想法,或许通过“低息找人借钱,再高息借给别人”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也会有些赚头,但是当参与熟人借贷的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惜通过打法律擦边球的方式比如“裸条”去开展借贷时,熟人借贷就不会有真正的赢家,还可能会引发某种系统性的风险,让网络熟人借贷体系瞬间崩溃。

互联网强大的社交功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也是声势浩大,但是对于互联网社交功能的开发、使用必须合理有度,不能滥用。现实中一些本来很严肃的行为如果过于依赖网络社交功能展开,就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前不久国家网信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指出:“严禁盲目追求时效,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无论是借贷还是新闻传播,过于依赖网络社交的后果就是让这些行为失去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目的性错误、参与者盲目、蕴含着一系列违法违规风险的灰色活动。可以说,过度的网络社交解构了这些现实行为,破坏其内在的规则和章程,最终后果是朝着反法治的方向一路狂奔。有关部门以及网络运营者对此应该及早行动,在网络社交功能与传统社会活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提前构筑制度防火墙,尽量减少负面效应。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网络 熟人借贷 借贷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