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杨飞云:我与油画艺术

2016年07月18日 09:22 | 作者:杨飞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日,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在法国巴黎布隆尼亚宫举行,届时还将举办聚焦中国油画艺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中国油画传承自西方,经过百余年发展正在形成具有中国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的整体面貌。本期讲坛邀请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家杨飞云先生讲述中国的油画艺术。

杨飞云

杨飞云

《北方姑娘》(1987年作)

《北方姑娘》(1987年作)

《冬日盛装》(2015年作)

《冬日盛装》(2015年作)

精彩阅读:

■当我真诚地深入其中,用我的心灵与有限的智力去触碰那无限宽广的大智慧时,那让我着迷的恩惠就赐给了我,我被深深地吸引,一种解读绘画奥秘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研习的兴致倍增。

■艺术无论是动人心魄还是悦人眼目,无论是提升人的精神还是震撼人的灵魂,那么这两种艺术形式中的一个最根本的东西,从我自身的感受说,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最需要建立的。

结缘于油画

对于画画,从小我就喜欢,这一路走来,它一直伴随着我,并给了我无法言喻的乐趣,也给我的生活增加了无以言状的色彩。所幸的是当这个爱好升成了我专事研习的职业,并和我的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本能的、简单的自娱方式就不足以承载这个意义了。

于是,我便从印象派与19世纪的写实主义进入,一步一步地摸进去,30多年来游历于历代大师建造的博大精深的传统里,潜心地学习、探究妙理,尽情地吸取营养使自己长大。当我进入越多,就越感到自我的有限与可怜,我必须将自己打进去拥抱那真理。慢慢地我摸到了绘画的源头,这就是古典绘画所折射出的光芒,它的内涵与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

当我真诚地深入其中,用我的心灵与有限的智力去触碰那无限宽广的大智慧时,那让我着迷的恩惠就赐给了我,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一种解读绘画奥秘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研习的兴致倍增。那不是技巧样式的探访,而是对绘画本质规律的理解与触摸,对于大师高贵品质的体验与经历。我非常感恩于此。

无须外在的压力与要求,更不需要坚持、努力等字眼,忘掉了周围的事物,不去看那些此起彼伏的时潮,我体悟到了“忘我”的境界比“有我”的境界更大,忘我不是无我,而是“我”的提升。一个个体的我,有着太大的局限性,但同时他又有一种无法取代的独特性。当我将这个有限的“我”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里、主动吸取所需的营养时,这个“小我”就超越了个体的局限性,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高质量的供应,研究前辈大师无不如此。钱钟书先生说:“创作热情消失,就是创作才能的消失。”可引申为创作者生命活力的消失就是创作热情的消失,我们的生命力若和赐我生命的电源接通,好像一只灯泡将自己的插头插在电源上,便得着了那电能的永不止息的亮光。

回看自己30多年来的绘画路程,我曾长时间地痴迷于古典大师画面的精妙效果,模仿着去接近他们。为此,我也曾为求助于绘画材料的发现与掌握而四处寻找与尝试;为了寻到色彩的魅力不知画了多少写生练习;为了领悟造型的真意而不间断手中的素描与速写;为了理解画面结构的妙处,认真地做着近乎刻板的理性推敲;深入的研习与即兴的速写交替赶路。这样专门地研究某一项总是进展很快,但这单一的进展马上会告诉我整体的意义。每一项绘画因素的深入探究今天看来都不可缺,是必须做的,尤其会对我未来的成长起着根基的作用。偏废某一点就不会健全,走了前一步才见出下一步的重要。有些朋友说我太看重技巧,我是不轻看技巧,但我更看重我心灵的品质。我不缺乏追求美好仰慕崇高的头脑,而经常苦于表达心灵时的那种无力与粗糙。画油画,若不能驾驭与调动油画要素,不能摸着油画特性所具有的妙处,还能谈得上什么表现水准呢?粗糙、简单、泛滥的表现于我何益?

艺术确实不是技巧,但是必须通过技巧来表达。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内涵里,但是内容也可以表达内涵,艺术真的是一种形式,但是形式就等于艺术吗?艺术也不是修养,但是修养能帮助艺术升华并提升品位。若将艺术比做人的头脑的话,技术就是人的身体,而修养就是他的行为举止,有了这一切就必然有了他的形式,这个身体的水准是实现你头脑心灵的重要场所,因为头脑的重要而否定身体的作用是可笑的。一个健全的有生命力的身体才能让我们的灵魂自在而准确地行走。每一部分的完整都令我们健全,而每一部分的残缺都会让我们成为畸形。我崇尚健全,厌恶精神残疾。

我把我的现在看成是我一生中的一个环节,这每个不能缺少的环节与未来我所仰望的那个点连接。当生命完结时才有一个结论,我看重这个大结论。我轻看艺术中的时潮与过时之说,我看重水平与深度的恒久之理,真理是不会过时的,每个时代的人都力图用自己的角度和形式去接近那神圣的真理。若没有真理的追求而强调时代感,意味着下一时代的来临你就会被无情地淘汰了。若没有水准和难度的创新,所谓的新形式很快就变成了旧的。

在这个躁动而无定力的时代,太缺乏信心,不能立定根基去建立,而常常被时风误导,许多原本很有希望的画家,很快就掉入了翻花样、求新奇的把戏中,浪费着自己的才华。令我尊敬的齐白石先生很有体会地说:“绘画乃寂寞之道”,若把齐白石60岁以上的画拿掉,就没有齐白石的水平可言了。那么齐白石60岁以前的工作都白做了么?试想我们若把西方任何一位大师一生的作品拿掉七八件代表作,这个大师就顿然失去了他的光彩。可是剩下的那些作品都是垒就他的高度不可缺少的基石。真实践者都明白这个道理。快速长成的东西,来得容易衰败得也快,这种短命的东西不值得搭上生命去追逐。那种深植、重质、渐长的东西来得很慢,却有恒久的生命力。这个鲜明的真理令我不得不屈服于此,我愿意在里面体验那恒久的大乐趣。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杨飞云 油画家 油画艺术 中国油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