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王怀超:走在人间正道上

2016年08月02日 09:03 | 作者: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每每当他坐久了看累了,他也会在中央党校校园里四处转转,去看看那些无比熟悉的雕像和它们后面的道路与风景。

王怀超

王怀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兼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北京颐和园北侧,静静矗立着一座初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建筑群落,庄重、大气、厚重。与一旁华贵、精致的皇家园林风格大大不同的是,苏式建筑所特有的拙朴、大气甫一迎面,便令观者肃然起敬。

林静天蓝的7月,走在绿意葱郁、威严古朴的中央党校校园里,好似开启了一次红色精神之旅。

沿着校园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映入眼帘的是三组醒目的雕像——马克思、恩格斯的全身塑像《战友》、毛泽东的全身塑像《我们的老校长》和邓小平的全身塑像《总设计师》。沿着他们的轨迹,是一条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理论发展的红色道路。

王怀超每天就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一走就是34年。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所在地——中共中央党校,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一级教授、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者、传播者王怀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激情铸就的成长岁月

1982年2月12日,王怀超第一次来到中央党校,他清晰地记得这一天:

“那时我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没曾想在这个院里一待就是34年,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全部都献给党校了。”王怀超感慨着,目光随着思绪飘回到久远的年代……

1955年11月,一个男孩出生在冀南平原一个普通家庭。同每一位50后一样,他的血液中渗透着新中国诞生和成长初期特有的激情与朝气。他的人生历程也面临着那段特殊历史时期造就的曲折、磨难与考验。

用他的话说,就是幸运与不幸并存,“幸运的是,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不幸的是,新中国初创时期多灾多难,我的小学、中学、高中都是在辍学、复学的未知中度过。”

1973年高中毕业,18岁的王怀超回到冀南农村开始了知青生涯。相比较大多数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王怀超更能适应新环境中的困难条件,他的努力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先后当过民兵排长、副连长、团支部书记、农场场长、人民公社的理论辅导员、中学老师和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然而,他的内心中却总是涌动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这为他的人生转折埋下伏笔。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那一年,22岁的王怀超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加高考,并以河北省平乡县文科考生状元的优秀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在专业选择上,他则是受了“高人”指点——贾春峰先生曾经是《红旗》杂志的一名编辑,“文革”期间被下放到邢台地委宣传部期间,与聪明好学的王怀超相识并熟悉起来。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相当于数学在自然学科的地位。”在贾老师的极力建议下,王怀超报考了哲学专业。

“考上大学,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由此决定了我从一个社会青年向一个知识分子转变。”命运之手的轻轻一指,使他在冥冥中向教学科研这条道路迈近了一步。

大学毕业前夕,王怀超并不满足去国家机关任职或是留校任教的因循就常的毕业去向,而是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报考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

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13日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这所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中高级干部的红色学校,从瑞金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虽在战火中历经多次搬迁转移,却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修养培养党的干部的宗旨,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积蓄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中央党校的红色背景深深吸引着王怀超,他“想到这所神圣的红色殿堂去看看”。

1981年,中央党校首次面向社会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严格的统一考试和政审,全国仅有28人被录取入学,王怀超名列其中。

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对他而言是开启了一扇通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的大门。“如果说在南开我学会了哲学思维,那么中央党校这三年,则使我奠定了比较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刚进入党校时,王怀超一心想要直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为此,他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是一部2000多万字的大部头巨著,至今仍被专业学者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

“那时,我天天就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1982年,马克思在1844年写的《经济学哲学的手稿》被翻译成一个小册子,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王怀超得到后如获至宝,在上面用铅笔、红笔、钢笔记满了笔记。后来小册子都被翻烂了,但他一直珍藏到现在。

正是得益于年轻时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的坚守,王怀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达到了娴熟的境界——“现在,好些马恩著作我都能背诵。”王怀超不无得意地说起往事,发出朗朗笑声。

在学科领域之外,王怀超也是一个勤奋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2012年,王怀超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也同时成为了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作为专委会的委员,意味着比其他委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和各类会议。王怀超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他的日程早已经被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和各类外出讲课等事务填塞得满满当当,哪儿还有时间?

可他不这么看。他积极热忱地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而每一次的调研,他都是“焦点”。

经常陪同委员外出调研的全国政协工作人员都知道,只要有王委员在车上,这一路就满是热闹欢快。而年满六旬的他并不只是个输出者,而是仍在不倦汲取着新鲜知识。遇到没听过不知道的新鲜事物,他总要想办法把不知道不理解变成知道和理解,哪怕一直追着别人问,问到别人有些不耐烦了。矜持?那是学术和知识获取路上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王怀超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党校 红色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