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厦门市政协紧扣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协商议政

为生命争取多一丝机会

2016年08月15日 13:48 | 作者:照宁 黄莉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时间就是生命。如何让救护车更快抵达现场,在死神降临前实施抢救并将患者快速送达医院,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医疗急救体系。推动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是厦门市政协今年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日前,市政协召开第十七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强厦门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开展协商议政。市卫计委、市发改委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以及在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一线”的负责人,共70余人参会。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会议刚开始,市政协主席张健便直奔主题,“目前,厦门市虽基本建成以院前医疗急救、急危重症转运、院内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框架的医疗急救体系,但在法律保障、急救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面临‘短板’。”

“厦门在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原本是走在前列的,胸痛急救‘厦门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市政协副主席黄学惠告诉记者。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增数的不断上升,当前厦门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明显出现了困境与问题。

如何补齐“短板”,走出困境?

据了解,今年5月起,市政协组成课题组,先后进行11次考察调研,近30场的座谈会、论证会,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脚踏实地做好进行研究、论证。“与会者人手一份的《关于加强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案》(草案),就是在调研座谈的基础上,从制定出台医疗急救的相关法规、构建海陆空立体医疗救援体系、加强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等12方面总结的30条建议。”市政协副秘书长、教科文卫委主任徐楚炫对记者说。

“急诊科室建设是急救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急诊科医生补充的速度赶不上流失的速度,更赶不上急诊工作量增加的速度。”台盟厦门市委副主委、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谦建议,提高急诊医生、护士的待遇,以急诊津贴或急诊夜班补贴的形式增加急诊科室人员收入,体现岗位差别,提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做好急救体系建设的战略发展整体规划,加大对各医院急诊部门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急救科室建设。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黄格成认为,当前的医疗急救法规虽有涉及急救医疗服务,但对急救医疗服务定位、政府职责等方面涉及较少。建议,抓紧制定《厦门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完善其法律保障。

与会者还建议,在地铁、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电击器)及基本急救物品,以便急救时使用;开通120手机“急救APP”系统,将专业救援、急救志愿者及AED等急救设备纳入急救定位系统,以便统一调度,就近开展救援。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和商业等运作模式,构建陆、海、空一体的医疗急救网络等。

“市政协的课题调研很有意义,我们结合市政协提出好的建议,抓好落实。在急救中心的编制问题上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部署,结合厦门市医疗急救的实际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需要,将市政协的建议逐一落实。”副市长黄文辉表示,卫生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及时理清责任,调整思路,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从具体问题入手,并加以督促落实,不断完善厦门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在选择协商议政题目时,市政协有着全局考虑,即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今年启动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升版展开”,张健指出,厦门市将“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人的发展战略”纳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升版,而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这一具体的问题却折射出厦门国际化及人的全面发展。希望能通过政协的工作将这一具体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使厦门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编辑:薛鑫

关键词:厦门市政协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协商议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