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张梧华:让中国青年讲中国故事

2016年09月06日 08:40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张梧华站起身,面朝窗外,上海人民广场的景色尽收眼底。“希望有一天,世人能够像了解纽约时代广场、中央公园一样,了解上海的人民广场,了解中国的人民。”而每做成一件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他都会觉得自己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

张梧华

张梧华

江苏省政协委员、安生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梧华曾经是一名怀揣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梦想的自费留学生,如今,他将自己定位于一名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张梧华出生在一个抗战干部家庭,父亲曾是一名上海的地下党员。父亲一生坎坷,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无论失意还是得志,始终坚定地跟党走,这在张梧华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大学毕业,张梧华被分配到南京第二机床厂工作,他在办公室里挂上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和同事们聊天的话题也经常围绕这两幅地图展开。“这个国家挺有意思,什么时候有机会去看看”成为了张梧华的口头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让张梧华明确了自己要坚持的方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张梧华萌生了留学的念头。父亲给了张梧华一万元,几个兄弟又给了几千元,张梧华把自己的积蓄凑一凑,兑换了两千美元,踏上了自费去比利时留学的道路。

“去比利时,因为那里不要学费啊。”带着些许窘迫,张梧华推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这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误解带来的冲击尚未开始。

初涉欧洲,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课堂上,刚上课,一名同学就向全班同学散布攻击中国的言论。张梧华和几位中国同学面面相觑。“语言关没过,听得懂,不会说,心有愤怒,却无法表达。幸好一位巴基斯坦的同学及时出手,用流利的英语驳斥了那名同学,我第一次体会到‘巴铁’的含义,也深深感到其他同学对中国所知不多。”张梧华说。

随后,张梧华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勤工俭学,闲暇时就带上一张地图十几盘磁带开着车到处转。一路上,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让他大开眼界;一路上,总被当做是日本人、韩国人的误解也深深刺痛着他的心。

“越是出国越能体会到祖国的含义,更坚定了爱国心。”从那时起,张梧华就在思考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欧洲留学结束后,他又去了美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为中外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亲身感受并比较了国内外教育后,他越发感到人才对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为此,他放弃了美国金融分析师和律师的工作,2004年,张梧华回国以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为切入口,展开了自己的事业。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张梧华 中国故事 中外文化交流 江苏省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