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走近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2016年09月14日 13:54 | 作者:文/修菁 图/贾宁 齐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侗族大歌、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呼麦、苗族飞歌……8月16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上演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首都观众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艺,奉献了一场脍炙人口的文艺盛宴,43台别具风格的演出将人们的记忆定格在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全家福”上。

云南省代表团歌舞晚会《梦幻彩云南》

云南省代表团歌舞晚会《梦幻彩云南》


文艺繁荣最终受益的是百姓。随着本报记者深入剧场,并和参演的院团以及观众和专家学者对话,发现随着国家顶层设计对于文艺繁荣的重视以及现代化文化治理体系的带动,基层院团焕发出蓬勃的创作生机。

我们拭目以待,“藏在深闺”中的更多少数民族艺术与故事,将以创新、融合的姿态,呈现给民众。

■以传承为“底色”以创新来“点睛”

“昨茒看你们精彩的表演太震撼了,无论从音乐,舞美,服化道……是几年来我看到的最好的一场舞剧。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不仅感受到当年中原蒙汉人民的生活人文环境、风土人情,而且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友好、包容大度的伟大民族!”

9月12日,正在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来信。

写信的是前一晚看过剧院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的一位观众。

“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在突出蒙族音乐为主线的基础上,还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戏曲、评弹等汉民族音乐以及西方芭蕾的音乐华彩片章吸纳到作品中,使得整个作品华丽壮观、绚丽多彩地展现了这段传奇史诗。”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评价道。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浓郁的艺术精品。本届文艺会演的参演剧目,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讴歌古代少数民族群众艰苦奋斗、争取和平的舞剧《英雄玛纳斯》,赞颂近现代少数民族英雄团结人民、反抗外辱的傣剧《刀安仁》,反映少数民族群众抗倭锄佞、保家卫业的话剧《祖传秘方》,讲述壮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进取精神的歌舞诗《花山》……

剧里剧外,演员与观众始终在热烈中互动。观众对少数民族文艺的热情不仅体现在演出剧场,在网络空间更被广泛地点燃。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受欢迎剧目网络投票自启动以来,便成了不少微信群的热门话题,人们纷纷奔走相告,为各自喜爱的剧目点赞。

创立于1980年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当年就盛况空前。那一年的9月20日至10月20日,由17个省区参演的21台节目在京城舞台上轮番上演。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代表和节目参演。

2001年,国家民委牵头组织恢复这一会演,并以五年为固定举办周期,申报国务院,最后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起,写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记者观察到,艺术种类增多,歌舞晚会数量明显减少,是本届会演的一大特点。本届会演的43台剧目包括歌舞、歌舞诗、舞剧、歌舞剧、芭蕾舞剧、音乐会、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歌剧等11个类别的舞台艺术,艺术种类之多超过了前四届。

据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武翠英介绍,本届各地报送的62台剧目里,歌舞晚会约占总数的19%,“剧”类作品约占79%。而2012年的第四届文艺会演,各地报送的53台剧目中歌舞晚会占比达45%。与歌舞晚会相比,“剧”类作品因要表现人物、故事、矛盾和冲突,其创作难度更大。

“近年来少数民族‘剧’类作品创作步伐加快,从中折射出少数民族文艺正逐步走向成熟、更加繁荣多彩的可喜态势。”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谭志湘说。

“不能为了举办而举办,要让观众坐得住。”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巡视员任乌晶是会演发展的见证者,参与了从第二届到本届的会演组织工作。“从第三届会演开始,我们建立了剧目遴选机制,可以说机制的推出,极大提升了参演剧目的艺术质量。”

据会演组委会提供的统计,本届会演荟萃了5台属于少数民族独有剧种的戏剧,即西藏和青海的两台藏戏,广西的壮剧、云南的傣剧以及江西的畲歌戏,数量为历届之最。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牢记于心。参演剧目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了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链接,有的尝试芭蕾舞与藏族舞的有机融合,有的吸收文学、电影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

题材的创新也成为本届会演的一大看点。现实题材作品创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近年来产量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本届会演中,山西的话剧《生命如歌》、上海的儿童剧《彩虹》、山东的吕剧《兰桂飘香》等多部现实题材作品都让专家和观众们眼前一亮

“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少数民族群众在新形势下的生产生活,情节生动自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特色。”武翠英认为,鼓励和支持这一类作品的创作是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一贯主张,也是文艺工作者“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真实写照。

编辑:薛鑫

关键词: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政协 文艺繁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