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协商民主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研究的共识和分歧

2016年09月14日 14:06 | 作者:韩冬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协商民主实践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理论研究只有十几年时间。厘清我国学者关于协商民主的共识和分歧,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和政策。

关于中国协商民主的共识和分歧

(一)内涵和基本特征

内涵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理解,就是指政治协商制度,是制度化的民主机制,人民政协就是这种民主机制的体现。二是广义理解,是指在基本制度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着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方式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关于特征的共识是:协商主体主导性、制度规范性、结构多层性、发展进程渐进性、结果高效性。分歧在于:一是内生性。我国协商民主生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适合中国实际和文化传统且行之有效。二是植入性。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引进是我国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个重要外因。

(二)缘起和发展阶段

缘起的基本共识是应该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协商。分歧在于:政治协商在民主革命时期哪个阶段兴起,有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时期说,根据地“三三制”说,重庆谈判说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说,“五一口号”说。而泛谈我国协商民主思想的源头分歧较大,有古代尧舜时代说、清末咨议局起点说等。

形成标志和发展阶段的基本共识是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但在具体发展阶段上有分歧:有的分为六个阶段:1949—1954年稳步发展阶段,1954—1966年进一步确立阶段,1966—1976年遭受挫折阶段,1978—1989年恢复和发展阶段,1989—2002年推进阶段,2002年至今健全和完善阶段。有些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三三制”政权实践初见雏形;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形成;改革开放新时期,丰富与完善。

关于理论研究确立的标志。许多人认为,中共十八大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部署和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正式确立。有的学者提出我国协商民主理论概括始于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关于理论基础。共识是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多党合作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群众路线理论。有的还提出国外协商民主的理论成果和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的提出我国协商民主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论。“主体—客体”关系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着“主体—主体”关系的实际发展。

关于现实基础。共识体现在四方面:和合文化资源、社会结构多元分化、政治协商制度资源、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有的提出了协商民主产生发展的经济条件包括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条件包括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条件包括多元文化主体的存在、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有的提出了网络信息技术支持。有的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大动力。

编辑:付鹏

01 02 03

关键词:协商民主 民主 人民政协 政协组织 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