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是商演?还是艺术情怀?说不透的"大师展"

2016年09月21日 17:22 | 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近年来,中国艺术界刮起了一股“西方大师展来中国”的展览热潮,大有井喷之势!莫奈、凡高、贾科梅蒂、毕加索、雷诺阿、安迪·沃霍尔、劳森伯格、克莱门特等大师作品逐一亮相。且看后浪派成员针对这一现象,各持什么观点?


001o2kTOgy6E0Wrav8c98&690


大师来华 可鉴表里

虽说是西方艺术大师来华,但并非他们主动投怀,而是某些别有心计的国人主动运作而来,其心叵测。美术馆,不是一栋看似高大上的著名设计师设计的奇形怪状的大房子,其防水火,防盗窃,恒温湿,这样的基础设施不必言书;美术馆的专业运营经验,学术研究贡献及国家乃至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工作团队的专业化程度才是西方大师来华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国内某些美其名曰“美术馆”“艺术中心”的机构刚刚运营一两年,各项机能不残缺不全,打着烧钱的幌子就要引进大师展。但终究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只得用赝品或者复制品来狐假虎威,这样以假代真,玩着文字游戏,获取门票、衍生品收益的营生。所以才会导致外地艺术爱好者不远千里前来朝圣,看到“原作”后央求退票的现象。

相比北京与上海两地的美术馆的高级别展览,北京明显处于下风。正如前文说的一些北京的艺术机构只做到了物质条件,搭草台就要唱大戏;但是上海的某些机构在成立之初就以专业运营管理,吸引优质人才为美术馆立馆基础,再辅以一定的物质保障,相比之下肯定后者对大师展的吸引力更强。因此,在艺术的各个环节,不管资本如何入侵,专业化运营终究是难以逾越的终极屏障。成功的大师展览是,玩转活人了才能玩转“死人”,口碑差的大师展是玩不转活人,只好去玩“死人”。一家机构在没有对在世艺术家推动、研究得到受众认可的时候,去做已故大师,简直就是玩火;避重就轻去做在世大师,这一步跨的也足以扯到蛋。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人训。

从受众人群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专业的艺术、文化等相关领域的人群,他们受过相对专业的艺术教育,并且以研究、学习,丰富精神生活为目的,这类人群对艺术家和作品有一定了解,并且对展览原作的期望值高;二是普通的广大市民,他们对经典的艺术稍有耳闻但是仅仅停留在达芬奇画鸡蛋,梵高画向日葵,齐白石画虾的阶段,在听到有“不知名”大师展览的时候,他们几乎不太感兴趣,另外中小学校会组织学生团体参观展览,这类人群对艺术品停留在常识层面。大师展览级别高,原作或者精品的呈现可让前者不出国门,便可有实物资料辅助研究古今中西;对后者有着很好的大众启蒙式审美教育,并有丰富的衍生品可以寓教于乐。所以,从任意角度,针对任何人群,原作参展是底线。古玩行讲究多上手真品,长眼力,依据在此。

别让大师沦为不值钱的“水货”

今天来了安迪,明天来了伯格,后天毕加索、雷诺阿牵着手一起来,一波接一波的大师相聚中国,聚首北京,这得是多大的缘分?今天的我们又该为此感叹:终究是沾了时代的光,不用走出去就能看到这么多声名赫赫的大师作品。曾几何时,这些人的名字只存在于求学时代的课本上,顶礼膜拜之余奢望着自己能有一天一睹真容,纵然知晓这多半是天方夜谭了,谁成想,理想还真会有实现的一天。但是,酒喝多了会醉,肉吃多了也会腻,那大师展览看多了会不会吐呢?也许不会吧,但如果我们所看到的都只是些名不副实,充斥着利益、名利的大师展,满目的复制品、廉价的二流作品,甚至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滥竽充数,你还会有崇拜吗?

看着这一场场声势浩大的大师展,我突然想到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或许,对于今天的大师展,这句广告词也可以稍微改动一下作为一个通用的宣传口号:我们不生产大师,我们只是“水货”的搬运工!

大师展来了=“狼”来了?!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圈刮起了一股“西方大师展来中国”的展览风,大有井喷之势!但目前观其事态,“如今的大师来中国展出就相当于喊‘狼’来了一样!”此话有三重隐喻:1、一些国外机构像“饿狼”一样趁机来中国赚钱;2、中国机构借着“大师展”的旗号大肆品牌宣传,通过其他产业盈利;3、此话的言外之意,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大师展”的含金量,因为来中国展出的大师作品要么是复制品,要么就不是艺术家重要时期的代表作。

这颗“摇钱树”还能扛多久?

如今的大师展在中国成了“摇钱树”,主办方扛着“大师”的旗号夸大宣传,从地产或其他产业盈利,如某地产资本运营的民营美术馆“毕加索·走进中国”展门票卖到120元,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夸大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实属让人汗颜;与毕加索展览类似的还有某艺术中心举办的“雷诺阿”展,本次展览几乎全是复制印刷品,据了解,主办方其实主要是引进雷诺阿作品的版权,通过销售门票及印制的衍生品赚钱。以上这种行为是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师展”

震撼和影响力显然已不能和三十年前同日而语

记得曾和著名艺术家毛旭辉聊天时他提到,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西方大师的原作对他们那代艺术家影响深远,1982年他为了看大师展坐了两三天的绿皮火车来北京看美国石油大亨哈默的收藏展,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画派展、日本版画展,那时的展览全都是大师的原作。

时至今日,或许是时代的不同,或许是“文化时差”仍然存在,如今的“大师展”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如今的“大师展”在中国的震撼和影响力显然也已不能和三十年前的中国同日而语。正如“劳森伯格在中国”展更多的是强调与中国的联系和再续前缘,唤起三十年前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展时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798某民营美术馆的“安迪沃霍尔”展,也并不是我们期待看到的艺术家代表作,展览开幕之夜也只是成了文艺青年的音乐狂欢party。

其实,大师展中也并不是没有重量级的“良心”展,比如近期由黄笃策划的“克莱门特在中国”展,观展者络绎不绝好评如潮,一时间引起了艺术界轰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还专门在泉空间的墙上创作了永久性壁画《海洋故事之潮汐》,以及艺术家在中国生活期间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创作的作品,这也正显现出“大师在中国”的特别属性及艺术创作上的关联。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中国不是一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而是一个会热衷塑造“典型”、江湖、侠的国度。古希腊罗马对英雄主义的崇拜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对海洋女神忒提斯之子阿喀琉斯的英雄崇拜情结;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将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加入了神祗的元素,《荷马史诗》中描述阿喀琉斯浑身刀枪不入,只有脚后跟是其BUG;中国的神话小说如《西游记》中试图将孙悟空打造成一个类似于“英雄”的形象,但由于封建观念的根深蒂固,孙悟空只是统治阶级的一枚棋子,《水浒传》中水泊梁山、聚义厅的描述,则是对“江湖”完美的呈现,再如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牛鬼蛇神”,则是树立典型的表现之一,一旦被贴上“牛鬼蛇神”的标签,人人恨不得得而诛之。所以,西方古典绘画讲究科学、讲究透视,讲究神性到人性的转变;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胸中有丘壑。

那么,此上所述与即将展开的当下大师展热有什么关联呢?实际上,在特定历史时期,当中国的大师被打为“牛鬼蛇神”时,称之为“反动学术权威”时,“大师”一词事实上成为一种形而下的贬义词,或者说,大师的文脉已断。于是乎,当下对所谓大师的迷恋与狂热就不足为奇。一方面,对大师的渴望,唤醒了普罗大众对“大师典型”的深层心理需求,是对“大师”断层局面下的无声呼吁,是想续传一种文脉,通过“移情”对西方现代主义大师情有独衷;另一方面,对大师的“消费”,不是一种“寡国小民”的心态,而是伴随着一种所谓大国崛起的复杂心态,更深层次说,是构建文化自信的表现。

然而,悖论是,当下的大师展更多是披着大师的外衣,连大师的影子都看不到,随便拿点版画甚至是印刷品、高清喷绘敷衍了事,此举不仅侮辱了国人的感情,更侮辱了国人的智商。当然,国人对于所谓大师展的关注,真正是对他所输出的文化价值、艺术理念抱着学习、研究的态度,还是诸如广场舞之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消遣,另当别论。在某些人看来,引进所谓大师展是在搭建一种平台,在我看来,是某些人在消费甚至消解国人企图构建文化自信的热情,长久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呜呼哀哉!

糊弄人的展览没有人会买账

最近半年,西方艺术大师展频频亮相国内各大艺术机构,掀起了一波大师热潮,贾科梅蒂、毕加索、雷诺阿、安迪·沃霍尔、劳森伯格、克莱门特等等大师作品逐一亮相。这时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西方艺术大师来中国办展?想必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1、西方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拥有号召力,是“票房”的保证,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大众有这样的需求,希望能够一睹大师作品风采;2、中国当代艺术深受西方艺术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当代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受到西方艺术大师的感染和启发,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总是很难避开西方艺术的影子,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观念艺术;3、中国各大艺术机构希望通过举办西方艺术大师展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而西方也愿意到中国举办展览,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都是绝佳的机会。

可最近的西方艺术大师“热”并没有在根本上满足大众的需求,尤其是专业人士的需求,西方艺术大师来华展出的作品,要么是复制品,要么是非经典作品。或许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为什么看不到经典作品来中国,可能也有三个原因:1、经典作品大多被博物馆收藏,或许是一些政策的原因,不允许经典作品出馆,尤其是到国外展出;2、经典作品到国外展出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先不说需要政府、海关等相关机构审核报批的繁琐程序,关键是展出之后作品回到国内是否是原作真不好说,谁也不敢保证;3、经典作品的保险费用之高令人瞠目结舌,大师作品往往在拍卖市场拍出天价,少则千万,多则十亿元以上,保险费用当然不会低,虽然西方认为中国人有钱,但也不敢轻易冒险。

不过也有一些不错的展览,像劳森伯格和克莱门特的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他们是非常熟悉了,他们的艺术观念和思想影响了很多艺术家。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崇尚西方,西方艺术大师仅仅是一个名号,我们只相信真实可见的作品,作品好才是真的好,糊弄人的展览没有人会买账。

流于形式的西方大师入华展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中国文化出现了大繁荣,大发展。同时对于西方文化艺术的推崇与热捧也达到了顶峰。在此契机下,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得以进入中国内地,让我们在家门口近距离也能感受他们的风采,大师的金字招牌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激起大众的参观热情。

政府介入、引导 让展览更纯粹

据了解,大部分国外艺术大师进京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民营资本的介入与推动,从借展费到保险、运输到回国布展等花费不菲,举办大师展对一些急欲提升品牌形象的机构来说,不啻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策略。但是据了解大部分展览作品缺少原作、票价昂贵等原因,遭民众吐槽。因此在宣传上噱头多用规模最大或首展等字样吸引眼球,以吸引更多的民众参观;因此笔者呼吁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给予部分支撑,让展览更加纯粹,少一些商业的气息。

大众审美有待提升 观众看展流于形式

大众对于西方艺术大师的了解,更多的是只闻其名,只知道在拍卖上价格昂贵,在其作品背后的价值不曾了解,对于艺术史方面的知识更是无人涉及。大量观众涌入艺术空间观看大师特展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时尚”,其中不乏从未看过展览的人,或者纯粹为了凑热闹的随大流者。希望民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提前做好功课,这样才不会观看作品时流于形式。

无论是主办方亦或是普通受众,笔者期待不要流于形式,为了办展而办展,为了看展而看展,主办方在引进大师展览时,有投资就要有回报,但不能以牺牲品质为前提;作为普通受众,不要以看展为看展,真正做好准备,迎接大师的展览,这样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

编辑:陈佳

关键词:是商演 还是艺术情怀 说不透的"大师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