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青海省政协“精准识别”调研后继续为提高扶贫实效献计

2016年10月09日 08:54 | 作者:张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西宁10月9日电“积极鼓励宣传典型,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互利共赢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百企帮百村、百企帮百户’行动中来,使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省现有残疾人30多万人,是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迫切需要加强一线力量,提升总体服务水平”……9月13日至14日,青海省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进行专题协商,委员们积极建言。

青海有六盘山和藏区两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16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万户、52万人,是“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为此,省政协在去年围绕“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确定为年度协商计划的重要内容。为开好此次常委会议,省政协主席会议多次研究,办公厅专门制定方案,细化课题,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资产收益脱贫、转移就业脱贫、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脱贫、教育脱贫、低保兜底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健全“三留守”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10个调研组,于3月至8月深入海东、西宁2市,海南、海西、海北、黄南、果洛、玉树6州扶贫第一线开展调研,形成了8份调研报告和19篇常委会议发言材料。

常委会议上,何刚委员提出“有产业才能有发展,不抓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不是‘真扶贫’、‘扶真贫’。”并建议,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和高原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实现产业脱贫。而对于产业发展方向,张莉委员认为,应该发展符合青海特点、农村特点的产业,推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就重构农村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捷认为应“探索建立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财政专向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农户权益资本化和股权化,贫困村、贫困户从中获取资产性收益的制度。”

易地搬迁脱贫工作的关键不仅仅要解决“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斩断“穷根”,实现长居久安。马金刚委员建议,“对‘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群众,通过整体搬迁到土地相对宽裕、条件相对较好地方集中安置,如海西州柴达木盆地,帮助和支持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真正脱贫。”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通过生态保护实现脱贫对生态保护地区群众有特殊意义。对此,省政协常委李毅建议,“申请建立国家生态补偿综合试验区,建立制度化的生态补偿政策,强化补偿资金扶贫保底作用;建立生态工程用工管理办法,增加贫困群众生态务工收入;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拓宽贫困群众融资渠道;关注生态移民新增户,完善扶持政策,防止隔代返贫。”

“医疗扶贫应依靠乡村帮一把、民政扶一把、公共服务补一把等措施,从而保障农牧区因病致贫的群众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职业教育扶贫应改进招生制度,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招生’;整合职教资源,依托地域区位优势办学;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职教实训基地建设”……

一天半的常委会议期间,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17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听取意见建议。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在会上通报了全省脱贫攻坚情况,“到2019年,确保52万农牧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他希望省政协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脱贫工作,希望各位常委、委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监督巡查和第三方评估,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张旺)

编辑:薛鑫

关键词:青海省政协 调研 提高扶贫实效 精准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