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父子委员的“民情”

2016年10月11日 09:05 | 作者:钱婕怡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张賨生眼里,儿子张莅坤依然“不够成熟”,作为委员,对民生的关注仍不够。不过,张莅坤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亲证明着:我可以。

C20161011003-zx8

张賨生(左),南京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南京市文枢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张莅坤,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5月的南京,湿漉漉的,已经连续下了一个星期雨,但仍没有要放晴的预报。南京市政协委员张莅坤一手打着伞,一手搀着年迈的父亲张賨生,慢慢地在成贤街上走着。这是父亲以前常走的一段路,也是如今张莅坤常走的一段路,父子俩要去往同一个地方——成贤街43号,民盟南京市委所在地。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接受采访,是因为父子俩除了血缘,盟员身份、委员身份也让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决心在延续着。

退休前,张賨生一直在南京市第二十中学担任数学老师,加入民盟后于1988年被推荐为南京市政协委员,一干就是三届。早前张賨生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大多是关注南京教育发展的,且都是手写,字迹硬朗,行文流畅。“那时候条件比较差,履职的水平也一般,但一直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的事情这条主线是不能变的,这也是我一直跟莅坤说的。”在民盟“老人”眼中,张賨生话不多,但履职认真严谨,对政府政协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能说到关键处,他的提案也都经过深入调研,内容充实数据翔实。

“老爷子,我成为政协委员了!”

“爸爸,假期带我出去玩吧!”还在上中学的张莅坤满怀期待。

“不行,爸爸忙呢!”伏案查阅资料的张賨生随口应道。

“爸爸放假不上课,还有什么大事好忙的?”张莅坤不依不饶地追问。

这样的对话常见于张賨生张莅坤这对父子的日常。张賨生作为政协委员的时期刚好贯穿了张莅坤的学生时代,看着父亲走下课堂又去走街串巷做调研,张莅坤的心中不免产生疑问,年少时的敏感和叛逆让他少了和父亲的交流,但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那时候,“政协委员”对张莅坤而言,是父亲珍藏在抽屉里的政协委员证,是占用了父亲休息时间的“源头”。直到上了大学,张莅坤才开始仔细聆听父亲嘴边的“我们政协”、“我当委员”……而后,在一次次与父亲的交流中,一次次陪伴父亲走街串巷中,“政协委员”在张莅坤的心里生根发芽,抽枝成树。这时候,“政协委员”对张莅坤而言,是一个光荣的头衔,也成为他所向往的群体。

命运的一个轮回,2013年,张莅坤“子承父业”,加入了民盟,后又被推荐为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张莅坤得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告诉父亲,可事到临头又忐忑了起来:“该怎么说呢?”

饭桌上,张莅坤“有心事”。

“老爷子,我可能要成为政协委员了。”与学生时代请父亲讲数学题时的心情一样,张莅坤成为政协委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请教。“不可能,我不信。”父亲脱口而出。张莅坤愣了下,放下手中的碗筷,看着父亲,“真的。”张莅坤把“可能”两个字去掉,看着父亲,坚定地说。父亲没有说话,慢慢咀嚼着,细细地吞咽下口中的食物,说:“那就多关注民生,面子上的事情少做些,困难的事情多做些,要有为民意识。”

每当回忆这一幕,张莅坤总会长呼一口气。在他的学生时代,父亲是他学校的老师,“老师的孩子”在同学眼中总是很特别,张賨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享受特殊待遇,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优待。一次,张莅坤和班里同学发生冲突,脸上双双挂了彩,处理这件事情的老师直接找到张賨生,想和他商量处理意见,张賨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还要求老师一定要按规矩办事。后来,张賨生以“父亲”的身份从办公室带走了“儿子”张莅坤。“莅坤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老师来向我讲他的情况,好的坏的都有,一旦他犯错了,不听话了,老师们会顾及我的颜面,对他从轻处罚或者直接跟我商量。但我都是避开,不能因为他是老师的孩子而被特殊对待,即使他在我眼皮底下犯错了,我也尽量让其他老师跟他沟通。不过莅坤总体上算是个好学生。”张賨生说。

这是一名父亲对年少儿子的教育,当儿子长大,走上了与父亲相同道路的时候,父亲与儿子又变成了“师生”关系。

“他是我的委员老师”

如果说,没有成为政协委员之前,父亲的委员身份是张莅坤的目标,那么,成为政协委员之后,父亲常说的为民意识,成为了张莅坤不断审视自己、为民代言的动力。

张賨生对自己的要求是“老实教书、清白做人”,他目光坚定地说:“做老师这么多年,我没有拿过一分不该拿的钱。”的确,家里困难的时候,张賨生宁愿去夜校上课也不带家教,同时在成教岗位待了30多年,65岁以后不教书,75岁以后不任小区业委会主任,物质上没要求,生活上简单,是张賨生的人生信条。

这样的态度让张賨生很好地和周围的民众打成一片,他被周围的百姓推荐为小区业委会的主任,能够听到最真实的民众的声音。“张老师,我们小区太老,供水太困难了”、“张老师,让莅坤帮我们反映一下,小区楼道里违建太多,有隐患”……不仅张賨生、张莅坤所在的小区的百姓习惯了将问题反映给他们,就连周边小区的百姓也经常来找这对父子反映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张賨生不仅是小区业委会主任,他还曾是政协委员,他的儿子张莅坤现在也是政协委员,把问题告诉他们,这对父子委员会把百姓的实际诉求反映上去,促进问题的协调和解决。

《加强楼道内违建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南京的一些居民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的居民楼内,楼道、顶楼楼梯走廊和楼道角落往往被部分居民圈占为己有,楼道违章搭建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民众对此意见很大。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对张莅坤的建议作出了解释,但面对似乎合法合理的解释,张莅坤在与市城市管理局面商之后,张莅坤给出了这样的反馈意见:“执法必须有明确执法依据,对于百姓长期困扰的问题应及时在各个层面加以讨论,明确管理主体,促进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不能踢皮球、推诿责任。我会进一步跟踪,期待能合理解决小区楼道内违建的问题,还百姓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这样原汁原味的民众心声还有很多:老旧小区供水、电梯维修基金设置、高层老住宅楼隐患整治、公共自行车的管理等,这些都经张莅坤以社情民意或者提案的方式反映给了相关部门。“我很感谢周围的老百姓这么信任我,感谢老爷子时刻在身边提醒我、帮助我,直到现在,每次写社情民意、提案之前我也都会跟老爷子沟通,如果老爷子觉得可行,我才会把内容提交上去,他是我的委员老师,是我当好委员的第一道关。”张莅坤说。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张賨生 张莅坤 父子委员 民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