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的坚持与突破

——全国政协“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提升情况”委员视察综述

2016年10月14日 08:47 | 作者: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于老字号,相信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自己喜爱的那一个。这些老商号数百年来默默陪伴着老百姓的生活,历经时代变迁和市场竞争考验而留存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字号作为真正的民族品牌,早已超越了商业本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和谐商业文化的载体,镌刻着几代人的独特记忆。

彩C2016-10-14zx801_P_1_353_531_1302_1163

作为全国政协今年六项重点视察之一和一项重要的民主监督活动,9月23日至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率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围绕“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提升情况”赴湖南、浙江两省进行视察。5天时间里,视察团马不停蹄深入走访12家老字号企业,见缝插针举行了4场座谈会,认真梳理分析当前老字号企业的生存现状,积极提出解决路径。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有着高质量消费供给的中华老字号也在转型发展,有的坚守品质精益求精,有的在不断创新中越走越好,当然也有的老字号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坚守诚信”、“追求品质”、“开拓创新”,这三个关键词,是委员们在视察中为老字号开出的三剂“膏方”。中华老字号,数百年来有惊无险传承发展到今天,委员们盼望中华老字号能再赢一个百年,这也是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诚信,老字号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

走进坐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一座高达12米的封火墙显得出类拔萃。墙上“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楷体字,浑厚遒劲,撼人心魄,这就是晚清商贾巨匠胡雪岩创建的江南最大的药府——胡庆余堂,也是迄今一直在经营的老字号药铺。

细细品味着胡庆余堂的一砖一瓦,一牌一匾,委员们对这里中医药文化保留的如此之完整,大加感慨。然而,被胡庆余堂保留的还不止是建筑,最重要的是文化核心,即开堂之初,胡雪岩亲笔跋文,用柚木雕琢“戒欺”一匾,一百多年来被奉为祖训高悬厅堂。

“戒欺”是彼时商人对“诚信”之推崇的缩影。“这不是一种说教,更像一种宗教的自律,在中药这个特定的载体上,启迪人的崇高,规范人的道德,中药得以治病救人,而弘扬中药文化的精髓,对当下构建和谐安康的社会,不啻为一贴良方。”在同样从事传统中医药行业,也把企业“诚信”视为生命的刘文伟委员看来,胡庆余堂的“诚信”文化是中药老字号的共同精髓,也是所有能流传至今的老字号的一致追求。

在湖南和浙江的老字号企业实地走访,委员们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字号一直秉持的“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理念,正是这样的坚持使得老字号在数百年来赢得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口碑。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老字号辛苦赢得的诚信口碑,近年来却在被一些企业假冒、恶意抢注的频繁侵权行为中,逐渐消磨或大打折扣。

杭州“毛源昌”眼镜,是我国眼镜行业最早的老字号品牌。视察团抵达杭州的第二天,毛源昌眼镜“掌门人”——董事长金增敏特意乘飞机从外地赶回来。“我们‘毛源昌’眼镜商标迄今为止被侵权数百次,企业不得不成立全国维权小组,处理侵权案件,这对企业的人力精力实在是极大的消耗。”金增敏向视察团反映,就是在视察团抵浙的当下,毛源昌还有5个维权的官司同时在打。

曾任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的刘凡常委对“多次侵权”的毛源昌现象,十分震惊,“能够被侵权这么多次,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老字号企业因为建立较早,秉持的经营理念也较传统。改革开放后,随着知识产权、商标保护等概念的引入,一些企业利用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健全,恶意抢先注册了老字号商标。毛源昌的遭遇就是如此,几年前有不法商人在香港注册了香港毛源昌眼镜,然后跑到杭州来开店,公然打出香港毛源昌眼镜杭州分公司,还有的在上海注册了上海毛源昌眼镜,到嘉兴、湖州等地开店,这些鱼龙混杂的“毛源昌”给真正的毛源昌眼镜带来了严重打击。

“视察结束回到北京,我会跟工商总局商量派一个专门调查组,会同浙江省工商局一道,就毛源昌这样老字号的商标侵权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查清问题集中解决。”刘凡的“现场办公”,令金增敏紧锁的眉头放松了下来,也让其他的老字号企业负责人倍感安慰。老字号被侵权并非个例,已成为一种普遍市场现场。“正本清源”,是老字号企业对诚信的共同呼唤。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的老家在山东,山东的东阿阿胶与视察团走访的湖南九芝堂的阿胶一样,由于质量过硬销量大,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魏传忠一直在思考如何打击“李鬼”,他认为,建立检验检测大数据就可以为质量提供保障。“建立起老字号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如果每一个产品都有所追溯,从手机客户端就能进入系统进行源头查询,假货自然无法遁形。”

“对于‘打假’,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毕竟也不是长久之计。”在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诚和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潘晓燕眼中,解决“李逵”和“李鬼”的纠纷,根本在于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现在对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的主要依据是商务部等14部门出台的指导性文件,以及散见于各类政策文件中的一些表述,“要加强对老字号企业的依法保护,加大有关部门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多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合力,给老字号发展真正营造公平竞争的土壤。”

在视察中,对老字号的保护发展,地方政府已经先行一步。浙江省委、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保护、发展老字号和知名商号品牌”。2007年,全国首部商号管理和保护地方性法规《浙江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颁布实施,2008年,省级1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和促进“浙江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

品质,坚守百年的独特技艺如何传承?

一片绣面,竟然可以正反两面绣出不同主题图案。视察团在湖南湘绣研究所,委员们围住刺绣大师,对这种“藏针”技艺啧啧赞叹。纤细的绣花针,在光滑的缎面上飞上飞下,委员们定睛片刻就直呼眼花,但绣工们却在经年累月中,用名副其实的“工匠精神”把高品质的传统手工产品呈现在世人面前。殊不知,这些绣工们由于常年用眼过度,原则上到了40岁就不再担任重要的刺绣工作。

如果说诚信是立企之本,那么百年如一的品质,是老字号的强企之基。

在视察团所走访的老字号企业中,对品质的追求几乎都到了极致的程度。在浙江王星记扇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杜鹃,正用金粉在扇面上用蝇头小楷撰写着《孙子兵法》;

在“古越龙山”黄酒集团,酿酒师傅为了醇厚的口感,在闷热的作坊里仍坚守着古法酿造技术;

在“方回春堂”保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采用百年铜锅,经浸、煎、榨、化、滤、熬、收等几大流程,其火候拿捏,全凭经验,“滴水成珠”的绝活,最见炮制之功力。其中“国药绝活”———“阿牛师傅”俞柏堂手工炮制药丸的酿造膏方手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谈起产品和工艺,老字号“掌门人”无不一脸自信和自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老字号传统技艺的肯定,也蕴含着对老字号品质技艺传承的紧迫性。

“作为目前业内唯一一家省级国有刺绣研究所,拥有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其实我们年销售额只有3000多万,再加上要养活在职职工200多人,离退休人员300多人,发展得并不容易。”湘绣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视察团,当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传统技艺传承后继无人、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老字号更需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把传统工艺和技术传承下去。”

诚然,老字号企业百年历练,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术,且基本靠手工操作,需要长期实际工作经验,比如湘绣行业培养一个高级绣工需要5到10年时间。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坦言,就拿视察的浙江省而言,91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中14家中华老字号传统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遗,17家中华老字号传统技艺被纳入省级非遗。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各地老字号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继承传统技艺是一项艰苦、繁琐、短期难以见效的工作,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人才流失后企业技工年龄普遍老化,因此技艺传承普遍出现断层现象。”

“一个特别讽刺的现象,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织专业已经连续多年招不到一个学生,金融、法律、计算机专业却年年爆满。”浙江都锦生丝织厂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针对人才培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汪苹一路走来也在思考对策,“针对不同类别的老字号企业的情况,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建立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教育培训机制。而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政府要加大投入,跟高校合作帮助培养一批传承人。”

对一些老字号守着传统技艺却经营困难的问题,视察团也听到另外一种“声音”,称老字号如果能“降下身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对此无论是老字号传承人掌门人,还是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守品质和技艺”。

“试想,如果原本创意手绘的扇面、刺绣,都变成了印刷品,原来古法酿造的酱、醋、茶、酒都采用机械化生产线生产,中华老字号必然失去了老字号的本意。”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健倒是建议,老字号企业对核心老字号产品和普通现代产品进行分类管理,核心老字号产品用老字号品牌,现代产品则用其他品牌加以区分,这样既不会影响老字号产品的传统口碑,也满足了市场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 百年老店 全国政协 民族品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