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空巢低龄化父母心理落差咋平衡 专家:重构友好系统

2016年10月20日 16:35 | 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 

1

不少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服务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队伍当中。 (记者 王旭东 摄)

“幼鸟离巢,鸟巢空留。”伴随着子女步入学校和社会,父母们也逐渐退休回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巢家庭”。不同于因年龄过大或健康原因而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这些“新空巢”父母大多身体健康,生活上不需要人照料。但儿女的离开、与社会的脱节,也让他们的心态发生着变化,同样渴求关注和情感交流的他们该如何破题空巢带来的失落感。

女儿出国自己退休

夫妻俩情感落差大

锦园小区的刘恩培夫妇就是这样一对空巢夫妇,妻子左梅2010年从一家国企的人事岗位上退休时50岁。去年57岁的刘恩培也从单位退居了二线,女儿漫漫2011年去英国念研究生后,夫妻俩本以为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可谁知问题却接踵而至。

先是左梅对女儿的挂念让她茶饭不思。左梅说漫漫出生后就一直没离开过父母,大学也在西安本地。漫漫出国后,左梅不但担心女儿照顾不好自己,对女儿的思念更是与日俱增,甚至发展到了一天要求女儿视频两次。左梅说,有几次女儿有事没有及时接受视频邀请,自己那一整天简直如坐针毡,对待丈夫的态度也很不耐烦,“以前在家生活都是围着孩子转呢,女儿一走突然感觉人就垮了,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

左梅闲暇时也不愿与其他同事一起跳舞唱歌,总怕别人提起孩子又勾起自己的思念。久而久之,以前的同事都逐渐断了联系,左梅的生活也越发单调。

退居二线的刘恩培虽然没有妻子那样明显的情绪起伏,但也感到了不适应。刘恩培在以前的单位担任处长,许多同事也都住在锦园小区,出入都要热情的招呼一声,“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总感觉现在即使在小区里碰见了,也都很少打招呼。”以前刘恩培的电话在双休日都经常占线,如今有时候一天也接不到一个电话,巨大的反差让刘恩培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新空巢家庭需求多元化

需重构友好系统

这样的情况并不只是刘恩培一家,记者了解到,各个单位都有不少类似的新空巢家庭。

“虽然身体还很健康,但心理状态不好,总有种和社会脱节的感觉,想有人关注自己。”60岁的周立萍作为“新空巢”家庭的一分子,退休前是某贸易公司后勤管理人员。周立萍说,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少家庭孩子都在北上广打拼,即使在本地也忙于工作,退休后虽然有了自己的时间,但却时刻心系子女是每个家庭的通病。此外突然间停止工作的失落感也会令人陷入迷茫,不少职工在退休前经常规划退休后的生活,然而一旦退休,却对之前的旅行、看书等计划都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不少夫妻在子女离家后分道扬镳。

对此,巢居乐老人职能关爱项目发起人吴庆方解释道,这也正是新空巢家庭与农村留守老人、城市失能老人的区别。“这些老人都是五六十岁,或者年龄虽大但身体健康,既不用像乡村留守老人一样‘看家’,也不像失能空巢老人一样需要照顾,所以他们的需求其实更多元化,无法满足他们需求时他们的心态就很难平衡。”

吴庆方告诉记者,新空巢家庭的老人之所以出现生活态度消极的问题,还是由于之前的社会友好系统已经瓦解,内心还没有完成从具有社会价值到赋闲在家的转变。“他们不但需要有人认可和关注,还需要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们要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构退休后的友好系统。”而这种调整单靠老人个人难以完成,所以需要子女和社会机构的多方努力。

子女多寻找交流渠道

父母说出自我诉求

有人认为,刚刚退休身体健康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没有过多要求,然而沁春园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王先生却不这么认为,“刚刚退休后心理落差很大,更需要子女的关心。”

王先生建议道,子女还是要多与父母联系沟通,及时了解父母的心态变化,多给父母的微信、微博点赞留言,也是不错的沟通途径。

同时王先生也表示,新空巢父母要从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意识到眼下的生活没有动力激情时,就需要寻找新的心理依托。不妨多参加社区社交活动,或报名老年大学课程,用新的朋友圈子取代之前的工作圈。也可以考虑养小动物寄托情感。

而对于缓解空巢症状,吴庆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新空巢父母要大胆说出自己的诉求,从而对症下药,寻找重构友好系统的出口。“一般可以从安全压力、情感压力和社交压力三个方面入手。”安全方面父母要说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隐患,引起子女重视,准备应急预案;情感上,传统的打电话已经不能满足父母的亲情需求,情绪的调整是个持续状态,所以子女要寻找更适合父母的多渠道交流;而在社交方面,中年空巢家庭应当主动寻找、扩大志同道合的“圈子”,形成新群体,开始自己退休后的新生活。(记者 张奂雅)

编辑:梁霄

关键词:空巢 父母 退休 西安 情感 友好 社交 安全 多元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