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王明明:我们为什么要做傅山的展览?

2016年11月15日 17:06 | 作者:王明明 | 来源:北京画院
分享到: 

在中国书画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明末清初都算得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这一改朝换代的纷纷乱世中,大师频现,巨匠辈出:董其昌(1555—1636)、王铎(1592—1652)、王时敏(1592—1680)、陈洪绶(1599—1652)、渐江(1610—1664)、石谿(1612—1692)、龚贤(1618—1689)、八大山人(1626—1705)、石涛(1642—1707)……他们中或为师徒,如董其昌与王时敏;或有交往,如石涛与八大山人、龚贤与石谿等人。他们同气相求,继承了晚明书画风格及理念,具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同时,个人迥异的生平经历又使得他们的书画面貌各具特色,可谓各领风骚。


4HA661C119640J5EBB


在这一艺术洪流中,傅山(1607-1684)不仅没有被淹没,反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面貌。“来历行事奇”的傅山修养全面,书法、绘画、医学、子学、史学、文学等兼善而多能。特别他在反清无望后隐居不仕,避世山中,精研学问,对子学、史学皆有深刻体察,著有《管子注》 《荀子注》 《淮南子评注》 《左锦》等评注之作。正是这种治学修养,使得傅山笔下的诗文书画得到滋润,亦促使其形成率真朴拙、驳杂奇趣的艺术面貌。

傅山最重要的艺术成就在于书法。身为一代大家,傅山十分强调学书的基础与功底。傅山曾言:“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由此可见,傅山不仅主张上追篆隶,亦主张打破古籀、真、行、草、隶各体书风之间的差别,博采广纳。

傅山还主张学书应直追古人。他曾言:“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字与文不同者,一笔不似古人即不成字。”正是源于对古法的孜孜以求,才致使其草书大字中形成潇洒突变的风格。

不过,傅山对古意的追求并不迂腐。他主张取是而去非,临古而出新。正如其所言:“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我取其是而去其非。”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学正而有变,找寻自身面貌:“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然变化亦何可易到?不自正入,不能变出。”“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傅山提出的著名的学书“四宁四毋”之说——“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本次“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画精品展”是由北京画院联合山西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多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将傅山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书画代表作汇聚一堂,十分难能可贵。作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之一,这是北京画院继2015年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展”之后,再一次与国内文博机构联合举办古代书画展览,利用博物馆的藏品优势资源与北京画院的学术研究力量,向观众展示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这亦是对优势互补的展示与研究模式的新探讨,得到了各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次展览除选取傅山具有代表性、体现交往应酬的连绵大草书法作品之外,还特别关注其精到细致、体现治学成就的正楷书法作品,以及其奇趣盎然、富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希望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傅山的诗文书画修养。

北京画院在展览及研究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无论是举办古人的展览,抑或研究古人的书画,都主张以问题意识带动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带动展示呈现,力争对当下具有借鉴意义。可以说,北京画院每一次的展示与研究,都用心探讨当今美术发展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当前中国书画中所存在的困境,以回顾古人、寻根溯源的方式,揭示中国书画存在的规律,力求给观者以启示。

本次展览即是针对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展开的。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观者能够吸取传统书画艺术的养分,透过眼前的傅山诗文书画作品,体味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编辑:陈佳

关键词:王明明 我们为什么要 做傅山的展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