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收藏的几重境界:谈谈我的南线收藏

2016年11月16日 16:09 | 作者:张维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 

收藏有几种状态,第一层是喜欢,是内心向往的境界,比如久居城市的人喜欢山水和乡村,北方的人喜欢江南。是个人心理所缺乏并需求的,那些画水乡的画,画江南的画就有了市场。第二层是打动,打动是触及灵魂的。比如罗中立的"父亲",德拉克勒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他深入了人性和亘古,因而打动了灵魂。第三层收藏,就是收藏美术史,这当然是最高意义上的收藏,因为这其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甚至人类在这个领域里的脚步,这种收藏,必须有清晰的美术史的背景,甚至有社会学历史学的视觉。比如黄宾虹董欣宾、卞雪松他们在传统水墨向当代水墨转型时的历史性贡献。他们继承又发展了中国伟大的南线传统,并且展示出中国画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清晰的足迹。在美术史里不允许模仿重复,在美术史里哪怕迈一小步都是艰难的,因而是特别珍贵的,因为他是一个民族智力、想像力、揭示存在能力的体现。当然,如果你收藏的画既喜欢又被打动而且又在历史的序列中就更完美了。


QQ图片20161116160633


我个人主要收藏南线系列。伟大的南线是一个悠久的传统,追溯历史,早一点说,当草书出现的时候,南线就出现了,因为草书的飞动的线条已经摆脱了记事的功能,而直接呈现生命的状态。随后是文人画将书法入画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飞天"壁画中用线条而不是翅膀来表现飞动是美术史的一次重要事件。水墨线条是中国画的基因和生命线,从描模的十八线,到表现性的线条,是一次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西方美术史在近代发生了革命性的事件,当塞尚重新发现事物结构方式的时候,各种视觉色彩结构的实践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现代派运动,各种主义应运而生,我们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沉浸中是哪些人在哪些方面觉醒迈出并承担了中国水墨的现代性转换的?第一位当然是黄宾虹,他是开启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承前启后的点,关键点,不能说清黄宾虹的得失,就不能理清中国画现代化进程的路径。黄宾虹在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用一个俗的比照,相当于西方现代绘画史上的“塞尚”,当塞尚发现万物皆由“圆柱体”“三角形”组成的深度自然结构时,打开了由透视光影观物的固有模式,被尊为缤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之父。而黄宾虹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各种笔法墨法,经过分解、抽象,在中国哲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背景上,总结出五种笔法和七种墨法,误解也由此产生,人们只关注了黄宾虹的方法,而没有理解黄宾虹这些方法的精神特质,内在的抽象性和本质上的生生不息的自然性,其实是另一种中国目光的深度自然的再发现。如黄宾虹五种笔法:平、留、圆、重、变。“平”,其实是在让线条力度均匀,气韵贯通,如“锥画沙” ,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圆”,将书法用笔的圆转用于绘画,圆浑沉厚,如古法中的“折钗股”、“莼菜条”,连绵盘旋,线条婀娜中刚劲圆浑。“留”,如“屋漏痕”,积点成线,不徐不疾,笔有回顾,上下映带,沉着质厚,力能扛鼎。“重” ,乃入木三分,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变”,是黄宾虹表达情感节奏的统法,在“易变”中见个人性和呼吸气息。我们发现在黄宾虹的五种笔法中,他把中国草书和篆书笔法最高境界,"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等自然力量的象征的线条全部总结其中,从金文、篆文,悟得中锋运笔,书法的“一波三折”,皆为“自然之道”的精神体现,而这正是中国书画中的“天人合一”的象征表现体系。其墨法七法亦然,如“浓墨”的浓而滋润活脱,精湛如小儿目睛,“宿墨法”,隔几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呈现出空灵简淡的美感,有画龙点睛之用。后世的人们只注重了五笔七法的方法,而没有看见这些方法里重构自然重塑山河的精神,是对自然结构的重新发现。黄宾虹经常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二,是他在山水画图式上没有贡献,基本上仍是中国传统山水的“深远”“平远”“高远”的图式,让人初看,老旧无新奇,而大师就是要在这看似平常老实的图式中进行焕然一新的构造,见新的精神面貌,重塑黄家山水:黑、密、厚、重,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其实“厚黑华滋”的境界,也是人们经常误解的第三个原因,因为这种境界,是必须经过许多苦难和黑暗的人,并且在黑暗中活出滋味况味的人才能体会领悟的。对黄宾虹的误解与认识的模糊会阻碍当代水墨的转型的深度与进程。

在由于传统水墨向现代水墨转型过程中第二重要的节点是董欣宾绘画的理论与实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术史发生了两件事,一个八五新潮,以西方观念艺术为主的现代化运动,主要在油画和行为艺术上,另一个重要事件是以董欣宾为首的新文人画运动,他们试图在中国画自己的路径里进行现代性转型。他们承接黄宾虹的启示,继续开拓,董欣宾黄宾虹后的第二个关键人物,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自觉和深入地推进了中国画发展的面貌。在理论上,他提出"冷抽象,热书写",他将中国线条的各种情感状态进行抽象、总结,比如,他在课稿图中讲,画一棵树,需有生、伤、病、残的线条,并和卞雪松一起提出:在一根线条里有春夏秋冬,在一根线条里有生老病死。这其实就是中国画伟大的南线的精神品质!用抽像性线条去理解,用生命的热力去书写,这正是"冷抽象,热书写"的重要意义!用一个对比更容易理解,董欣宾相当于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将各种色彩和图形与各种情感对应,是西方抽象画的发端,也是极简主义的理论源头。董欣宾将各种传统书写的线条如"剑脊线""锥划沙"进行分析,抽象出生老病残的各种状态,这为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他本人在绘画实践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用"冷抽象,热书写"的理念画出的各种松树,前无古人地画出了松树的君子气度,如龙如电的神态。他画的乡村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没有人能及的。古人多画山水,少画乡村,尤其是江南乡村,董欣宾画出了乡村的精神栖居,他的长线条杂树,充满柔韧飘逸的气息。他的五牛图憨态可掬,直取无锡泥人塑形的精髓,去形态,直入神态!所以董欣宾当之无愧地是中国当时新文人画的领袖!尽管他自己声明不是新文人画,那是因为他不屑与当时部分也称是新文人画的画家为伍,那是他的个性,并且他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但是斯人已作古,回过头,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他都是黄宾虹后第二个重要节点,是新文人画的旗手,没有他,新文人画的群体就是散兵游勇,失去了精神,结果是朱新建李津等人的流行,正气一失,必然淫邪之气泛腾,这个时代的轻浮就体现李津等人画的流行上,而这正是中国当下新文人画的状况,所以我们必须重提董欣宾,重新认识董欣宾美术史的地位和价值,必须重回黄宾虹以来中国画变革的正脉,认识到他们的变革的启示性重要性!当代新水墨为何鲜有大成者,正是失去了这条正脉的传承,而把西方各种观念绘画的理念用水墨再画一遍,这是末路,不会有更大的前景,我们要清醒,西方绘画会给我们很多启法,但中国画的出路在中国画自身的裂变中!

而卞雪松正是中国画自我裂变成功的典范!他是伟大的南线这脉上走得最远的一位杰出的画家!他和董欣宾共同提出:一根线条里有春夏秋冬,一根线条里有生老病死,但,他把这个"一"发挥到极致,把中国极简主义绘画推向高处。他在谈艺录中说:"八大是从魏晋尺牍出来的,我和八大是有缘的。”“画就是一笔,有一才有万,万则归一,道一以贯之”,"书画的“一”是什么?就是一笔,一笔会了,千笔万笔就有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是丰富灵动之一,而非单一之一,这一是什么,就是一根丰盈变化无穷的线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根线条里即呈现万有,因而极简至一根线条书写体现,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式极简主义出现的必然结果。从梁楷的泼墨简笔,到倪云林极简图式,一河两岸几棵树的高逸与象征,八大将事物自觉简化为神态的书写,董欣宾画人物和牛时也是直取神态而弃形态,卞雪松连神态也放弃了,直入精神于一根线条中,他的《老子入关》《静观》《听月图》就是一根线条或几根线条,放弃形态面目,只在人物山川的书写的线条的变化中见地老天荒与沧桑而定的境界!并且他把千变万化的线条简化为两条,他从摩崖石刻、魏碑中化出力扛千鼎的厚重的铸铁线,在飞白枯笔渴笔的临写中又悟出了“粗沙痕”这样的独特的笔法,与传统的“细纱痕”不同,“粗纱痕”的线条在“细沙虚静之气中有竹节般的停顿节奏,更显得苍茫古穆、恒定有力。据与卞雪松同游甘肃大漠的书法家讲,有一次卞雪松站在沙漠前,忽然失声痛哭,我不能想象这样一个终生独身、讷木寡言的人在这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但沙漠的苍茫浩然之气一定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他就用粗沙痕与铸铁线这两种虛实相间的线条表现山川人物,直入荒凉而苍润的生命底色,令人怦然心动!这是中国画从八大简笔迈出的一大步,与此同时,在美国出现了以单色与简洁图形为形式特征的极简主义绘画,以单纯的色彩和简洁图形的油画基本构成,将绘画元素推向极处!卞雪松自觉地将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推向极致,这是中国式的极简主义体现!他的思想来源于《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万物如何返回一呢?这是必然的追问,如何从万物返回到二返回到一?在我的理解中,抽象表现主义,八大的简笔都只是返回中的第二步,卞雪松彻底返回到一,一根线条中见生命丰富的境界,一根线条里的特质和变化见生命的根境!卞雪松的绘画直入人生荒凉苍古的底色,一个空谷足音的寻道者,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孤独与充盈的境界:地老天荒又沧桑而定!其实他在构图上也极为自然和现代,他用围棋打点的方式构图,随机而变,自然,具有现代感而又简洁无重复,极为高级。由于他内心的洁净,他对自己的绘画极为严格,一生只留下二百幅以内的绘画,平生只卖书法,从没有卖一幅画,所有认为不满意的画尽毁之,可见他对自己绘画的看重,并且也极"简",但对于一个画家而言他已完成了绘画史的一大步跨越!

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大师有更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求创新,而是要承前启后的创新,你的创新要有出处,有来历,因此中国的美术史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历史,传承创新的历史,一个民族从根上生出的老树新花!所以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必须在自己中裂变生长,西方绘画观念可鉴借,不可取代,这是中国漫长的文明史造成的!但是有一点,东西方收藏的境界是一样的,收藏即是收藏美术史,并且是与自己有缘的且是喜欢的美术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或人类的智慧和境界的象征!

编辑:陈佳

关键词:收藏 几重境界 谈谈我 南线收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