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小灯张”第二代传人张双志:一盏彩灯照亮传承路

2016年11月21日 08:52 | 作者:王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在北京一说起“小灯张”,几乎老北京人都有所耳闻。如今,作为“小灯张”第二代传人的张双志,将这门祖辈相传的手艺延续至今。

贾宁 摄

贾宁 摄

一盏灯,承载老北京年货记忆

走进张双志的家,只见天花板上悬挂着色彩斑斓的宫灯;门楣挂满造型各异的“蒺藜灯”,宛如一道不规则的门帘;书柜上竖立着面人、毛猴等各种非遗作品;墙壁上挂着一副字迹清秀的书法“北京小灯张”;窗外还时不时地再传来几声啁啾鸟鸣……整个家犹如一座微型的民俗民间工艺品展览馆,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老北京味儿。不过,在“小灯张”亲手制作的这些民俗工艺品中,最抢眼的当然要数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的宫灯了。

在这些灯中,最小的一个只有鹌鹑蛋大,可以挂在手机上当装饰。这些宫灯是以红洋纺为面料制作而成的,它们是由过去皇宫里的宫灯演化而成的,灯面上印有“恭喜发财”、“五谷丰登”、“五子登科”等字样。“这是给不同身份人做的。”张双志介绍,当年,不同身份的人会购买不同字样的灯,“农民就买‘五谷丰登’灯,官员会买‘五子登科’灯。”这些都被张双志统称为“小圆红灯”。

张双志介绍,这种“小圆红灯”的制作工艺,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很多“手感”在里面。制作时,先用纸壳做出两个圆圈,是灯笼上下两个口,圆圈上要各扎出8个洞,以备穿骨架。灯笼骨架是竹制的,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先在火上烤一段时间,以便定型,然后均匀劈成8根,分别穿进之前扎好的孔洞里。最后一项是糊红绸,这道工序的技术性很强,不但需要红绸平整,还必须保证每一片红绸都不翘边、无毛边。因此,张双志经常自己用猪皮熬制粘胶,用它来糊8片红绸,然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布料即可。“我这个剪刀很好,每年磨一次。”说着,张双志娴熟地展示剪毛边的工序,只见剪刀开合,细细红线落下,“小圆红灯”出落得越发显得奕奕有神了。

最精妙的工艺还不在扎制方面,而是“小灯张”的蜡烛托。从前过年时,孩子们会点着灯笼去到处跑。经常会提着灯笼的手一晃,灯里的蜡烛就打翻了,顷刻间就会把灯笼烧个精光,只剩下孩子伤心的哭喊。“小灯张”的灯从来不会这样,因为别人放蜡烛的灯托是一圆形的纸托,分量轻,一晃就倒,而“小灯张”发明了用泥做托,先把胶泥用水和好、摔粘,做成圆形,再用彩色的纸贴好。因为泥托重,蜡烛不会倒。仅这一个小发明,就让“小灯张”立于不败之地。

这项技艺是张双志的父亲张长顺发明的。张双志的手艺得到父亲的真传,张长顺扎制的宫灯在清末民初东四牌楼、地安门一带久负盛名,人送“小灯张”美名。张长顺本是一名泥瓦匠,因为冬天没活儿干,学会了做灯养家糊口。经过他潜心研究,很快就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彩灯,在北京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当年很多老北京人都把他做的灯当作必备的一项年货置办。

一句话,让“小灯张”重获新生

直到今天,还有不少老北京人怀念“小灯张”的韵味。今年年初,某论坛还有人发帖急问:“家里要买‘小灯张’张双志的纸糊灯笼,各位有知道哪个庙会或哪个地方能买到吗?”“老爷子喜欢灯笼。今年非要买‘小灯张’的纸糊灯笼,哪位神仙能给支支招?小弟在此多谢各位了!顺便给大家拜个早年,祝看帖的各位新年大吉!”

张双志年轻时并不看重父亲的手艺。他当兵、进工厂、干木匠、当高级技师,虽然会做灯,却几十年没怎么和彩灯打交道。上世纪70年代,国家开始注重保护民间艺术,张双志的老师、金马派风筝传人关宝祥说:“你干嘛不把你老爷子的玩意儿做起来?那可是真正的民俗工艺品呀。”对于关宝祥的建议,张双志起初并不以为然,直到他加入了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后,才明白自家的技艺原来这么有价值。

一次过年,张双志做了两个不会动的“猪灯”去参加龙潭湖庙会。旁边有位老人做的“猴灯”会转,吸引了许多人。张双志赞叹:“您做的灯真棒。”老人仔细看了他的“猪灯”,问了他的姓氏后,马上伸出大拇指说:“您父亲做的灯才是这个!”又伸出小指,“我做的灯是这个。”张双志后来才知道老人叫黄松清,也是北京数得着的做灯高手。这次,张双志真正明白了“小灯张”的价值。

从此,张双志开始爱灯、做灯、研究灯。为了继承“小灯张”的事业。他刚满50岁就提前退休,从此一门心思投入到制作灯笼上。

在张双志的门楣上,一个粉绿相间的多角灯分外吸引人。“这叫蒺藜灯。”张双志介绍,蒺藜本是一种扎人的草,取“吉利”的谐音,“蒺藜灯”就是仿照蒺藜草的样子制作的。这种灯上有20多个角,细看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用针扎的眼儿。“这是为了让灯光能透出来。夜间点,很漂亮。”张双志说。

张双志做灯有个怪脾气,不开工厂、不要流水线。“因为流水线生产的东西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是商品。”他取出一个四方灯解释,灯的四面都是用绢做成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纯手工绘制的画,或者剪纸,分为山水、人物、花鸟、动物。每一幅画都有差异,因此每一个灯都是唯一的。

一个愿望,把传承的希望送进校园

最近几天,张双志很忙。因为他正在准备到北京西翠路小学,为那里的小学生们讲解灯笼制作工艺。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制作工艺,张双志将各种灯的原材料分别装进一个个口袋,让学生打开口袋就能做。“一至三年级的孩子适合做‘小荷灯’,四至六年级的适合学‘莲花灯’,中学生可以学习‘蒺藜灯’。”张双志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由白酒盒子改装的工具匣,只见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一包包的原材料。几天后,每个材料包都将属于一个学生,协助他们完成“小灯张”的学习,并把“小灯张”的传承希望进行下去……

以前,张双志常常感叹:“做灯笼技术要求高,来钱又慢,年轻人谁愿意干?”曾经有一个妇女因为家庭困难,找他想学这门手艺挣点生活费。张双志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还是劝她别干了,因为挣不到钱。

张双志有个孙女,叫张嘉艺,非常痴迷灯笼制作工艺,一度希望成为新一代“小灯张”的传人,被张双志称为“小小灯张”。每次爷爷做灯,她都抢着干,还总嚷嚷:“什么时候我能接爷爷的班呀?”她的名字是张双志起的,有把手艺传给她的意思,她做的灯还在北京市拿过一等奖。然而,随着孙女学业任务的增加,这份“接班”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她一上学就忙起来了,没有时间做灯啊!”张双志很无奈。

现在,随着进校园讲课次数的增加,张双志把传承的希望寄托在了学校的孩子们身上。今年上半年,他在首师大附中讲了10堂课,场场爆满,学习的不但有学生,还有不少学生的家长也慕名前往“蹭课”。“我做的那个灯跟孩子的一起挂在家里。”家长夏晓静说,自己去“蹭听”了张双志的课,感觉受益匪浅。因为张双志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灯艺,还讲了很多跟灯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孩子既能学到动手技能,又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不仅如此,一些国内外友人也慕名而来请张双志传授彩灯技艺。他还到使馆区给外国小朋友授课,忙得不亦乐乎。张双志说,做灯不但让他找到了晚年的事业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又捡回了差点丢掉的老手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双志 小灯张 传人 彩灯 灯笼 灯彩 老北京 年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