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浙江马铃薯主食化铿锵前行

2016年11月25日 15:18 |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松溪县志食货》。在我们的餐桌上,马铃薯算是个熟客,切丝爆炒青椒,或是切块红烧炖肉,是最寻常的烹饪方式。如今,兼具蔬菜和主食双重属性的马铃薯,正式与水稻、小麦、玉米共同跻身我国四大主粮作物之列,成为我国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这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自2015年初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决策,并把杭州市列为全国第二批推广试点城市以来,浙江省农业厅积极抓好贯彻落实,多次研究部署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工作,联合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单位,研发试制马铃薯主食产品,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工作,让马铃薯主食化的道路更加畅行无阻。

历史的选择,

夯实马铃薯主食化

“别拿土豆不当粮食”,这可不是句戏言。

今年2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这已经是继去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决策和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的又一力举。

而马铃薯的主粮化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据了解,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因此,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马铃薯也不负众望,拥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等。目前,全球有大量人群把土豆当做一种主粮。在欧美一些国家,马铃薯更被称作“地下苹果”“第二面包”“珍贵作物”等。

可以说,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满足人民营养健康需求的国家战略,是改变人民营养膳食结构,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资源环节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而在浙江,全省马铃薯98%以上为鲜食、菜用型。目前,全省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县有50个。为了响应号召,浙江省已经在把马铃薯作为主食产品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广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理念,科学引导消费,促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作为值得期待的新主粮,正积极活跃在田里乡间,还有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上,以多元化的面貌担负起光荣的主粮使命,唱响一支声势浩大的土豆进行曲。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马铃薯 主食 浙江 主粮 农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