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就业遭遇“软歧视” 女性求职路何时才能越走越宽?

2016年12月01日 14:5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杭州11月30日新媒体专电 题:就业遭遇“软歧视”:女性求职路何时才能越走越宽?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陈晓波

2016年黄金秋招季渐入尾声。在招聘面试中,“是否已婚已育”的“拷问”、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男性的“潜规则”让很多女性大学生感到心寒。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最近发布的《2016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比女性高约10个百分点。

在“性别平等”被不断提倡的今天,为何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问题的症结出在哪?如何帮助女性大学生实现平等就业?

性别门槛仍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

前不久,新闻学专业出身,具有丰富的行政、策划实习经历的小康,成功通过了江苏一家政府机构的简历筛选。原本踌躇满志的她,却因这家单位领导的一席话又泄了气。“说实在的,我们单位不希望招女生,因为女生会结婚、生孩子,耽误工作时间。”领导更是直说,“大多数女生想进政府单位,就是为了照顾家庭。”

这样的论调,小康在近几个月的求职中听了不少。“漫漫求职路,何处止。”她发布的一条微信朋友圈状态,显出了无奈与疲态。

“国际会计平时工作量较大,有较大外派几率,前往工作环境较艰苦的国家工作,我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在面试官委婉的劝说下,来自中山大学的小周打起了退堂鼓。“既然面试官都这样说了,只好再找找别的工作。”小周说。

专家指出,女大学生就业性别门槛主要有两种:一是显性门槛,即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上明确标明“仅限男性”“男性优先”,或者在录取过程中,对女性结婚生育等特殊生理状况作出要求限制,迫使很多女大学生“知难而退”;二是隐性门槛,即在招聘时虽不明确拒绝女性应聘者,但女性的录取率明显低于男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投递简历后,男性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同等情况的女性高约42%。《2016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则显示,2014年和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比女性高约10个百分点。劳动力市场上针对女性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

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当下,有一些女大学生选择了当“研究生妈妈”,先结婚生子后求职,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女性 大学生 歧视 就业率 性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