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路德维希夫妇:艺术全球化的践行者

2016年12月05日 16:15 | 作者:李亦奕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1996年11月,艾琳·路德维希带着对她离世不久的丈夫彼得·路德维希的深切思念,独自来到北京,将所藏的89件(组),共计117幅珍贵名作捐赠给中国政府,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这是两位收藏家共同的决定。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德国总统赫尔佐克以及一大批中外政界和艺术界代表见证了这一盛举,这便是当时轰动中国文化界的“路德维希捐赠艺术展”。


静物画:渔夫之死 (混合剂法画布画)190×245厘米 马尔库斯·吕佩茨静物画:渔夫之死 (混合剂法画布画)190×245厘米 马尔库斯·吕佩茨

“世界艺术”的收藏之路

艾琳·路德维希对于参与中国的文化活动非常积极。自20世纪50年代起,这两位收藏家将唐代陶器收入名下后便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强烈的感情。1982年,艾琳·路德维希的中国之行使她对当代中国也产生了兴趣,当时的中国还不太被德国人所了解。回国后,她的丈夫彼得·路德维希被她所描述的中国当代文化与自然环境所深深地吸引。与此同时,当时巴黎蓬皮杜中心第一任院长,传奇人物蓬杜·于尔丹早在1980年就建议过彼得和艾琳,应当深入了解一下中国的当代文化。

路德维希夫妇在他们求学时期就产生了收藏艺术品的念头,他们在上世纪40 年代末因学习艺术史而在美因茨相识相爱。每到一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会直奔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院校,甚至常常直接到尚未成名的艺术家工作室购买其墨迹未干的作品。他们以自己深刻的艺术洞察力和判断力注意到那些还处在成长中的艺术家,并率先对毕加索以及波普艺术进行收藏。1950年,彼得·路德维希获得博士学位,主攻毕加索人物画像。在当时,这是一次闻所未闻的大胆尝试,不仅因为二战刚刚结束5年,而且是关于与法国紧密相关的当代艺术家。这一不寻常的尝试却让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紧密相连,不仅成为了他们规模庞大、质量优秀的艺术收藏之本源,也促成了“世界艺术”这一理念的诞生。

路德维希夫妇一生共收藏了875 幅毕加索的绘画,涵盖了毕加索创作的各个时期,成为世界上收藏毕加索作品最多的私人收藏家。在1996年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中就有4幅毕加索的作品(3幅肖像油画,1幅纸上绘画),这也是所有捐赠作品中最珍贵的。这4幅毕加索作品分别创作于1967年、1969年、1970年、1972年,是毕加索晚年作品的代表。其中《抽烟斗的男人》和《带鸟的步兵》表现了毕加索的西班牙情结。

多年的收集加上从父母那继承而来的艺术品,路德维希夫妇的艺术收藏几乎是一部鲜活的三千年艺术发展史: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和中国古代的陶瓷、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古典现代到先锋派艺术精品、一度领先世界风骚的德国当代艺术、美国的波普艺术、时髦的废金属雕塑,直至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艺术,都属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范围,仅当代美术部分,他们就收藏了1000多位欧洲艺术家的作品。

只收藏博物馆里没有的东西

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一直是影响国际艺术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那么他们的国际化收藏策略是什么,对中国的美术收藏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认为,首先他们的收藏是具有开拓性的,从来只收藏博物馆里没有的东西。在博物馆收藏之外,独立地对当代艺术价值作判断,显然这已经不仅是个人品位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实事求是作出一种综合的理性的分析。第二点就是收藏的多样性。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藏家接触,通过各种方式扩充收藏,并允许各种价值争议存在,超越国家民族艺术形态的界限,不限于某一种流派、某一种艺术家或者某一种风格。比如他们敢于打破戒律,收藏纳粹时期雕塑家波雷克的作品,收藏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主义艺术,甚至收藏一些非主流艺术。第三点就是收藏的总体性。他们不认为某一个人、某一件作品是非有不可的,他的收藏首先要考察当地社会文化的整体状况,然后成批地整体出价收藏。只有把一个地区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结合起来,使之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艺术家和作品的意义才可能被激活。这就是收藏的整体性。第四点收藏总是跟捐赠联系在一起。个人收藏最终回馈公众。他先从世界各地广泛购求当代作品,然后通过自己的力量再把它们“架回”美术馆、博物馆,从而填补美术馆、博物馆现代艺术收藏的空白,或为此另建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从而使个人收藏获得文化价值意义及文化价值的认定,成为一项影响公众的事业。

从1957年开始,路德维希夫妇先后向德国及欧洲各国的博物馆捐赠数千件重要藏品,从此与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美术馆可以说是路德维希夫妇实现其伟大理想的最后一个美术馆。他们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117件作品,囊括了众多世界级大师和国际一流艺术家的作品,除了西班牙的毕加索,还包括德国的彭克、吕佩兹、基弗、里希特、海希,美国的安迪·沃霍尔、韦塞尔曼,英国的大卫·霍克尼,意大利的古图索,俄罗斯的日林斯基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美术馆馆藏外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从1996年到2016年,中国美术馆每年都以这批藏品为基础,组织与策划相关的项目,这批艺术珍品的足迹已经遍及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等地区。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共有上百万观众参观了这批珍品。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路德维希夫妇捐赠2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未来的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将设专馆永久收藏展示这批珍贵捐赠。

编辑:陈佳

关键词:路德维希夫妇 艺术全球化 践行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