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彭吉象: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016年12月07日 15:43 | 作者:彭吉象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追求艺术教育中国梦的今天,全国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又迎来了新时期美育和艺术教育建设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包括大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发展期”。


9ef6b30ad9364eda4629251ed40b9aeb


特别是2015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需要我们从专业型艺术教育与普及型艺术教育两个方面来认真贯彻落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文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这份文件中鲜明地指出: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等。

“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讲是专业型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教育。由于我国目前已经有好几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为数众多的艺术专业,全国在校艺术类大学生多达数十万人,特别是在艺术学正式升格成为一个门类以后,我们的五个一级学科都需要形成自己完备的教育体系,在教学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需要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如何建立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科体系,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今年恰逢是我国艺术学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5周年纪念。前段时间,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举办了会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也即将举办相关的学术研讨会,都是在研究和讨论新形势下,我们如何适应专业型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完善教学体系,突出办学特色,探索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的问题。所以,未来的专业型艺术教育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突出办学特色,探索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艺术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普及型的艺术教育。我国教育方针已经明确规定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育的重要核心与主要途径就是艺术教育,特别是当前我国教育战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全国大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美育和艺术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普及型艺术教育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首先是要认真落实《意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立德树人作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与此同时,国务院文件从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入手,要求大力改进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改革,以艺术课程和课堂教学为主体,开齐开足美育与艺术教育课程,将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与课内艺术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将社会家庭美育与学校开展的美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因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跳舞等各种艺术技能,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真正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尤其是要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上各级各类艺术院团,以及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的作用,真正做到将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协同创新。真正贯彻落实《意见》所要求的:“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总之,当前我国美育与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抓住大好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美育与艺术教育,真正实现21世纪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本文根据作者在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上所作报告编辑整理。)

编辑:陈佳

关键词:彭吉象 美育的根本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