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稳”字当头 中国描绘“十三五”经济发展新图景

2016年12月13日 18:43 | 作者:王恩博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王恩博)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交出一份“稳”字当头的答卷。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对2017年经济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不仅官方,市场亦看好中国经济顺利通过“十三五”首考。摩根史丹利、瑞银、瑞信等多家外资银行此前均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速的预期。

0f0a2655-d115-4e90-883e-297ff26feaa3

资料图

一系列经济数据好转为各方判断中国经济前景提供了支撑。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均保持在6.7%。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在巩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还在不断积累,总的看这种大趋势在四季度不会有明显改变。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经济不会出现突然下滑。”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项前瞻性指标稳定的情况下,总体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平稳,四季度还有可能出现进一步回升。

一如各方预计,进入四季度,严寒挡不住中国经济持续释放“暖意”,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图景也愈发清晰。

一方面,经济结构持续改善,新动能逐渐涌现。从国家统计局重点监测的一些服务业领域来看,中国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尤其重要的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力量,这说明工业内部转型升级态势也在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投资止跌,实体经济出现好转。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改善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并达到2014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一度连续54个月处于负值的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连续3个月转正并不断扩大。作为投资相关指标,这反映出需求增长逐渐激活了企业的信心和投资动力。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就业稳亦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7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截至11月份,中国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

中国经济企稳态势基本明朗,但也应看到,其内外承压的现实并未改变。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且贸易持续低迷;从内部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供需错配现象仍然突出,实体经济发展挑战依旧。

2017年,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十三五”规划实施进入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尽管中国在“十三五”经济大棋局中已占得先手,但分析人士认为,中盘“落子”仍应以稳为主,步步为营。

“稳增长仍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主题。”丁爽向记者分析称,在此情况下,官方政策工具十分充足,有能力继续出台相应支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空间较大,能够对经济形成支撑。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看来,实现经济筑底企稳,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他表示,坚持稳中求进,核心是稳政策、稳预期。宏观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用稳定的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稳 十三五 经济发展 新图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