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呼和浩特市政协专题协商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建设

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6年12月15日 11:16 | 作者:常歌 戈文慧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呼和浩特12月15日电(记者 常歌 通讯员 戈文慧) 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搬迁是帮助生态恶化地区和贫困地区百姓改变生存环境,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民生工程。 12月1日,呼和浩特市政协“生态、扶贫移民”为主题的召开专题协商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议题经市委常委会讨论、由时任市委书记那顺孟和点题,并将专题协商和重点提案办理协商结合起来,这是市政协协商形式的一次新突破。

呼和浩特市“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启动于2003年,这项惠民工程始终受到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及政协委员的关注。

《呼和浩特市实施生态移民、扶贫移民情况》提案被列为2016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在专题协商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来自一线的基层工作者、移民代表与关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商生态扶贫移民大计。

“扶贫,消灭贫困,不让一户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这既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市委、政府主抓的重大任务,也是政协关注的重点、协商履职的焦点。”市政协主席贾英祥道出了确定协商议题的初衷。

“政府给我们办了好事,新建的移民新村让我们这祖祖辈辈在大山里生活的农民,也实现了进城生活的梦想。土地集中流转后,我们既有了收入还能外出打工,现如今的生活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武川县二份子乡纳令河村村民张银柱是生态扶贫移民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他的发言朴实真切。

呼和浩特市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共涉及6个旗县区,由于各旗县区的基础不同,实施难度有差异。

市政协委员、武川县政协主席张立侠深有感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农民移出来无法解决土地问题,生活难以保障,有后顾之忧,所以个别群众搬迁意愿不强,影响了移民政策的落实。应当尊重群众意愿,采取整村移民、插花移民、扶贫移民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

资金不足也是当前影响呼和浩特市生态、扶贫移民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 清水河县宏河镇党委书记云璐坦言,她所在的镇共有29个移民村地处偏僻的沟壑山区,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推进生态扶贫移民工程最关键的是要确保资金充足到位。”

代表调研组发言的市政协常委赵福生建议,加强对弱势群体危房改造等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严格执行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等相关制度,提前规划好对已经建成的扶贫和生态移民项目的后续保障和管理工作。

多年关注研究生态扶贫移民工程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李媛媛建议,将精准扶贫开发与包容性发展相结合,更加关注“二代移民”教育投入问题。

贾英祥指出,要在现有生态扶贫移民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完善,把生态扶贫移民这个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委员、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的意见建议得到市农委、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的积极回应。

副市长康存耀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表示,市政府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与会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增加对生态扶贫移民工程的物力财力投入,创新模式与形式,努力使呼和浩特市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 生态扶贫移民工程 呼和浩特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