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混业潮引机构“总动员” 跨市场监管成风口

2016年12月21日 14:16 |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2016年,注定会在中国金融改革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银行投贷联动、市场化债转股等试点启动,银行混业经营有了质的飞跃,银、证、保等金融机构等加速融合等。分析人士表示,展望未来,混业经营不仅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改革的大趋势,也将是一场机构“全体总动员”、影响深远的金融创新。在可预见的未来,越来越多银行系、保险系背景的金控“航母”将迎风起航。

同时,混业趋势下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愈发引起监管层的关注。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互渗透 协同效应明显

今年,金融机构间的渗透愈发深入:商业银行通过多渠道寻求信托和券商牌照,险资同样通过举牌等多方式谋求在银行领域的话语权。

2016年11月,建信财险在宁夏银川宣告成立,注册资本金10亿元。至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完成在保险领域的布局: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安盛人寿,农业银行的农银人寿,交通银行的交银康联人寿,建设银行的建信人寿、建信财险,中国银行的中银三星人寿、中银保险。

可以预见的是,银行对保险牌照的青睐在未来几年都不会降温。兴业银行近日表示,正在为发起保险公司做准备工作。不仅如此,银行对于券商、基金、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牌照的“争夺”也将日益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有33家,注册资金约合1094.42亿元;1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由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2家,银行参股2家。目前筹备中的9家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系占8个席位。截至2016年9月底,排名前四位的平安大华、招商、民生加银、建信4家基金子公司均为银行系出身,排名第六、第七、第八和第十的浦银安盛、鑫沅资产、兴业财富及交银施罗德也都出自银行系。仅这8家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合计规模就达到4.19万亿元。

近两年来,以安邦、生命和前海为代表的险资,通过举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获得丰厚收益。2016年险资提速对银行的渗透。人保财险日前成为华夏银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9.99%,仅次于第一大股东首钢总公司的20.28%。此前中国人寿增持广发银行股份至43.686%,成为广发银行单一大股东。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混业趋势明显,不同机构间的协同效应不断提升。实际上,通过不同主体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是金融服务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综合化经营实现业务结构、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我们注意到中资上市银行中,综合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迅速提升。如2016年中报显示,一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逼近40%,综合化平台协同效应明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趋势加剧,促使金融机构通过多元化、综合化布局增加盈利能力。从近两年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看,不同机构间的协同效应越来越明显。银行通过并购或参股证券,更好地适应融资结构转型;银行和保险互相渗透,有利于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近年来,银行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就是保险代理收入。

资金涌入 金控“航母”竞速

以上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金融分业边界正被打破、混业经营成大势所趋。多数观点认为,混业经营能大大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充分发挥金融各领域间的协同作用,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尤其是在大资管浪潮中,银行、证券、保险“三分天下”、各自为营的格局将被彻底打破。

有券商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即将“到手”的投资子公司牌照,是其混业经营的一次重大飞跃,使得银行系金控集团前路更广。对银行来说,部分开放商业银行股权投资资格有利于银行业务模式转变,对银行培养投行化思维模式有所帮助,长期有利银行非息业务发展、估值提升等。投资子公司在自有资金运用的同时,能管理巨量理财资金,将对资产管理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专家认为,在此背景下,明年的混业经营浪潮、金融改革创新会更加汹涌。越来越多银行系、保险系背景的金融控股“航母”将迎风起航。除传统金融机构混业提速外,不少民营资本也有雄心在金融改革浪潮中“分得一杯羹”,民资金融控股集团愈发受到市场关注。目前较为领先的民营金控集团有泛海控股、万向系、复星系、万向系等,他们均控股核心金融企业,金融牌照较齐全。另外,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凭借其在流量、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打造金控生态圈。

对此,曾刚认为,银行系综合金控平台优势明显,这类集团通常以金融为中心战略,围绕银行转型、优化集团业务结构等需求,促使所有其他非银机构服务集团大战略。而其他保险系、产业系等金控平台,目标可能就没那么明确,银行也不能起到核心作用。“目前仅就金融控股平台整合程度看,银行系整合的较好,当然也有弊端,如以银行作为集团主体,需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监管成本也更高。”

防控风险 监管模式待升级

金融混业来势汹汹,对于我国现有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产生不小挑战。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指出,交叉金融产品在丰富金融供给的同时,也存在监管套利、隐匿、转嫁和放大风险等问题。商业银行要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按照“透明、隔离、可控”原则,从交易对手、交易产品和交易集中度三方面,加强金融产品管理,使跨行业跨市场资金流动始终能“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银行在交易中基本上都是一对一,这种交易必须了解交易对手,防范风险。此外,还要关注跨市场资金流动,实行穿透式管理,防控风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直言,随着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扩大,金融自由化和创新快速发展,跨业经营成金融业大势所趋。金融监管也有必要逐步从现行的监管模式过渡到综合监管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从现行的部际联协调会议制度,到未来的金融监管架构改革,包括牌照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需在法律上进行明确。

曾刚直言,金融混业经营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监管套利通道和空间。银行信贷业务需严格计入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受到的监管强度相对较低。因此,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调整迫在眉睫,尤其是针对跨市场、跨交易的监管套利行为。“比如集团内部,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交易越来越多,如何防止利用通道进行监管套利产生不必要的风险,需监管部门加强协调、信息共享、完善监管标准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套利空间。”

温彬认为,金融混业趋势下,跨领域、跨市场金融风险连带性加强,建议按照国际趋势,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避免割裂监管。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加强一行三会的协调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建议,以三个委员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其一,货币政策委员会;其二,金融稳定委员会;其三,公平交易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货币政策调整;金融稳定委员会决定宏观与微观审慎政策制定与实施,保障金融稳定;而公平交易委员会是确保金融交易公平和透明,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每一个委员会都可以吸收相关监管机构官员参加,如果有必要,同一个机构官员甚至同一个官员可参与不同的委员会。如此,这三个委员会便可起到保证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作用。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混业 跨市场监管 中国金融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