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社科院:2017世界经济最大挑战在于流动性拐点

2017年01月03日 09:05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不论在金融市场上,还是在经济政策讨论中,年底这段时间都在高度关注一个话题——流动性拐点是不是出现了?

首先,在全球层面,美联储加息和特朗普上台是不是意味着美元流动性拐点,而美元流动性观点又是否会引发全球的流动性预期转向和紧缩落地?

其次,在国内层面,国庆节期间的房地产密集调控、十一月份之后债市的疾速下跌,都是在挤泡沫,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再次将防风险的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的流动性拐点?

这些讨论不仅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式和制定经济政策很重要,而且对于未来金融资产的价格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下面,我们就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讨论。分三个小部分:第一,世界经济大宽松的成因,为什么会形成全球大宽松的格局,它是如何出现的?第二,大宽松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三,大宽松时代是不是结束了,是否会转折、出现所谓的流动性拐点。

一、 世界经济大宽松的成因

首先,世界经济大宽松是怎么形成的?观察宏观经济有非常多的指标,例如GDP增长率、CPI、失业率等等一系列指标。我个人认为利率其实是洞察宏观经济最好的指标。第一,利率是资金市场的价格,是涉及全局的、基础性指标。第二,利率对宏观经济很敏感。第三,利率很难造假。

如果看利率的话,就会发现,在1980年之后长达三十多年接近四十年的时间里面,世界经济的整体利率水平在趋势上始终是向下行的,除了个别时期有一些周期性的向上波动之外。这是我们站在当前的时间点上讨论“流动性拐点”第一个参考系,是长期参考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为了应对危机纷纷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从传统的降息降准、到量化宽松、再到负利率,直到把名义利率推到了接近零,局部地区甚至突破了零下线,尝试负利率。这是我们站在当前的时间点上讨论“流动性拐点”的第二个参考系,是中期参考系。

利率的本质是什么?是资金的价格。它是由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来决定的。如果资金价格一直往下走的话,那必然意味着在资金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那么为什么资金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呢?而且在长达三十几年接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呈现这样一个供大于求的格局。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金融现象,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有人把金融自由化解释为大宽松的原因,这是不对的。大宽松就是金融自由化,两者是同一过程。它们背后共同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大格局。

如果用最简化的语言来概括这一格局的话,就是:随着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亚等一波又一波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大军不断地加入全球经济,劳动的价格或者说工资始终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劳动获得的回报低于劳动边际产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纵横捭阖,相对于劳动而言处于更优势的地位,获取了超额收益。但这些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未能被消费,而是作为储蓄不断地留存在经济中。

一方面经济中有很多储蓄,另外一方面消费需求有限、进而投资需求不足。储蓄是资金的供给,投资是资金的需求。所以在资金市场上,1980年代之后长期的格局是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不断走低。一直到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都是这样一个格局。理解了这一背景,我们就可以对未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如果劳动和资本、储蓄和投资的对比关系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话,大宽松在中长期就不会发生趋势性的扭转。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上述储蓄超过投资,或者说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更严重的是,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纷纷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信用加杠杆的方式,为资金市场再添加了一把火,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形势。

换句话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大宽松的这一格局,既是1980年之后整个全球经济储蓄过剩、储蓄大于投资这样一个长期趋势的延续,又是2008年之后各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而放松货币政策的人为注水。

编辑:李敏杰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