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龚一飞:从穷苦学生到蜂学教授

2017年01月06日 16:03 |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分享到: 

2016年9月24日,九三学社福建省委纪念九三学社创建71周年暨先进典型事迹电视电话会,一位老社员慷慨激昂的精彩发言引起全场雷鸣般掌声。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副主委陈美琼说:“91周岁龚老充满激情的演讲,让我们九三人受感动、受激励,需扬鞭奋进!”

龚一飞,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原副主委,养蜂学家,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蜂学专业的奠基人,各级养蜂学(协)会的积极组织者。

勤工俭学 与蜂结缘

抗日战争期间,龚一飞年仅42岁父亲突然撒手人寰。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5个孩子还有祖母,一家7口人全凭母亲图书馆管理员的微薄工资,生活困顿艰难可想而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去世那年龚一飞才14岁,刚初中毕业,防疫队招收临时工,他应聘到疫区打零工,在令人恐慌的疫区,除了没抬尸体,所有脏活累活几乎都干过。父亲的朋友怜惜他,就介绍他到动植物研究所做学徒。按照当时家庭条件,他是无力考高中的,父亲的好友与动植物研究所主管商量,允许他半工半读,艰难读完高中。

1944年,龚一飞考取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一年后,因为学费问题,也为了养家糊口,龚一飞不得不辍学去做小学教师,一年所得除了养家糊口,所剩无几,学费依然没有着落。当时的园艺系主任、院长李来荣同情他的处境,帮助他申请奖学金。园艺系开设一门选修课《养蜂学》,主要讲述蜜蜂为果树授花授粉的知识,龚一飞选修了这门课程,林青教授的讲述为他开启了“甜蜜世界”,蜜蜂科学深深吸引了他。凭借学来的一些养蜂知识,龚一飞暗暗打定主意:依靠养蜂赚钱,知识致富。于是,他东挪西借,买了10箱蜜蜂养在离校颇远的果园里,开始了养蜂营生。每到周末,龚一飞便从魁岐乘船过江,奔走数里地前往照管蜂群。他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认真观察,活学活用,终于驯服了蜂群,天道酬勤,蜂群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一季收获500多公斤蜜,兑换了3000多公斤大米,既解决了学费,还解决了养家糊口问题。从此,龚一飞与蜜蜂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期间,他常常利用课余、节假日登门拜访养蜂前辈、技术能手,虚心求教。毕业设计时,又选题《福州养蜂植物之研究》。至此,当一名养蜂学家的梦想在他心里暗暗萌生。

遇恩师  倚母校 走走停停开创蜂学路

勤奋的品质和极具创造性的养蜂之举,使得龚一飞被李来荣看中。1949年龚一飞毕业时,李来荣把他留校作为助手并让他开设养蜂课。李来荣逐渐看到这位青年身上昆虫学天赋,看到他在养蜂方面的潜能,安排他在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身边当助教,以求深造。

1959年,那是新中国解放初期迅速发展的10年,也是龚一飞逐渐成长的时光。农业部为了发展国家蜂业着力创办养蜂专业,有实践经验且具有昆虫学、生物学基础的龚一飞被农业部选中,进入第一届全国养蜂师资培训班当讲师,主讲蜜蜂生物学。

1960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8个行政区各创办一个大专或中专养蜂专业,福建农学院受托创办华东区二年制养蜂专业。事实上,养蜂专业创办条件不易,计划中的8个行政区仅有华东、华中、西南3个地区上马,福建农学院就是华东地区的代表。龚一飞任养蜂教研组主任,隶属于植保系。办学一年,华中、西南养蜂专业因困难时期问题重重被迫停招,唯独福建农学院坚持发展。1962年,政府提出“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蜂学专业停止招生。直到1964年恢复招生。两年后,“文革”暴发,学校停课。面对这些,龚一飞在党领导支持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发展养蜂。几经波折,1978年学校恢复养蜂专业招生,龚一飞任专业主任。1980年,养蜂专业扩展为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国招生。1981年,福建农学院成立全国唯一养蜂系,他任系主任。1984年,该系开始培养研究生。蜂学专业起步于龚一飞创办的二年制专科,如今已经成立了以蜂学本科为特色的学院,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和留学生蜂学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成为培养蜂学多样化人才的摇篮。

回首往事,龚一飞说:“此生能与蜜蜂结缘,致力于蜂学研究并创办福建农林大学养蜂专业,桃李满天下,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尽管从事养蜂事业是一个苦行当,需要进入深山林区,可能遭遇毒蛇、野兽、盗匪;也可能面对囊空如洗、饥寒交迫,但他珍惜与蜜蜂的缘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曾出现几次“华丽转型”的契机,但都放弃了。他说:“商海,仕途固然是施展人生抱负的舞台,但我更钟情养蜂教育事业!我觉得人生短暂,若三心二意,可能一事无成。”

谈及从一名穷苦学生成长为一名大学蜂学教授的经历,龚一飞说:“应该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新中国,感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更要感谢老师的言传身教与大力扶持,所以,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时候,也满腔热忱传、帮、带,千方百计为青年一代争取学习提升的机会,栽培青年教师。”

编辑:韩静

关键词:养蜂 一飞 蜂学 专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