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老字号的故事

2017年01月12日 09:23 | 作者:记者 李冰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2017年第一场双周座谈会在今天举行,讨论有关“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提升情况”的内容。

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就曾在提案中呼吁:“老字号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扶持和保护老字号,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努力实施的问题。”

通过探访我们身边的老字号,挖掘它们的历史故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字号,感受这些经久不衰的名号的魅力和价值,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老字号的一种方式……

张一元: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七样东西,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却不可或缺。其中的“茶”,可谓是既能冲饮调味,又能养生保健的佳品。

老北京人爱喝茶,而且提起“茶”,嘴边常挂着的就是“张一元”三个字,“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成为老年间的流行语,足见张一元茶庄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分量。如今,这个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老字号茶庄,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

“张一元”字号的来历

张一元之所以能够为人熟知,其名字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一大原因。坊间关于“张一元”字号的来历,还有着不少传奇的说法。

有人说茶庄老板姓张,刚到北京时正赶上发售“黄河彩票”,花一元钱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大奖,开了这家茶庄,所以取名为“张一元”。但据后来考证,“黄河彩票”开始发行是在民国时期,而张一元茶庄在清朝末期就有了,显然,“拿中彩票中奖的钱开茶庄”这种说法并不真实。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位姓张的老板因为只卖一元钱一包的小包茶叶,所以“张一元”的“外号”就此流传开来。然而,从当时茶行的经营情况看,显然“一包茶一元钱”不符合实际,所以这种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有趣的传说,给“张一元”带来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让老百姓愿意作为茶余饭后的故事口口相传。

事实上,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的确姓张,名昌翼,字文卿,是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张昌翼年轻时在北京崇文门外的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学成之后便另立门户,在崇文门东的花市摆茶叶摊。由于买卖做得很好,1900年,张昌翼就在花市开办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茶庄起初并不叫“张一元”,而是叫“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又通“茗”,有“好茶”的意思;而“元”字又有“第一”的意思。“张玉元”,似乎是寄托着张昌翼开办“第一茶庄”的美好愿景。

1908年,张昌翼在前门大栅栏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取名为“张一元”。

“张一元”的“张”当然是取自老板张昌翼的姓氏,而“一元”则取“一”和“元”两个第一的意思,代表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寓意茶庄“开业大吉,不断发展创新”,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争第一。

1910年,张昌翼又在前门大栅栏街开了第三家茶店,同样取名为“张一元”,为了区别于观音寺店,就把这个店称为“张一元文记”茶庄。

1947年冬天,大栅栏张一元文记茶庄着了把火。这把大火几乎把铺子全烧没了,因有风火墙,才没有殃及隔壁的商铺。火烧文记,张一元的老铺底子伤了元气,直到1952年,才得以修复,重新开张。

同年,观音寺的张一元茶庄关闭,与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合并,统称为“张一元茶庄”。1956年,张一元茶庄公司改为国营。1993年,张一元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此后,“张一元”的这个字号便一直沿用至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张一元茶庄里最著名的,是茉莉花茶。它是北方爱茶人士的首选,更深受老北京人的钟爱。

1925年,张昌翼家在福建开办茶场,雇佣当地工人按时收购新摘的茶叶,并依照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在京城百姓中广为流传。

张一元的花茶曾被选为宫廷用茶,深受达官贵人、梨园名人的宠爱,裘盛戎、马连良、李万春、谭富英等名角都是张一元的老主顾。

1992年,传统“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重新挖掘整理,这门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被继承了下来,并于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如张昌翼当年所期待的那样,张一元已经登上了国际的舞台,这个传承上百年的老字号,开始绽放出它崭新的光芒。

荣宝斋:

以文会友,荣名为宝

书画创作离不开“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而说到文房四宝,便没人不晓得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顾名思义,曾是烧制琉璃瓦件的地方。民国时期,这里形成了以书店、古玩店、字画店、南纸店为特色的文化街市。在这条街上,诞生了许多跟字画文玩相关的老字号。荣宝斋,就是其中的一家。

鲁迅和郑振铎的贡献

荣宝斋的前身名为“松竹斋”,是一位姓张的浙江绍兴人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创办的。这家出售书画用纸、笔墨砚台以及书画篆刻家笔单的小型南纸店,由于信誉好、服务周到,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普遍欢迎,逐渐兴盛起来,后来便开始承办科举考试时使用的“官卷”用纸,以及官员们使用的奏折。“官卷”和“官折”在一段时期内曾是松竹斋稳定的大宗收入。

1894年,经理庄虎臣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匾额。

新店开业后,除了出售文房四宝、名人书画外,荣宝斋又开始发展笺纸的经营。1896年,荣宝斋专门增设了“贴套作”机构,开始自刻、自印、自销笺纸,由于产品质量高,一时间声名鹊起。

传统的笺纸又称诗笺、信笺,是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纸上印以精美、浅淡的图饰,作为文人雅士们传抄诗作或信件往来之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荣宝斋刻印了大量风格新颖、品质极高的笺纸,而在这里面,有着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的卓越贡献。

酷爱传统艺术的鲁迅,一直就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笺纸十分喜爱,也时刻关心着制笺艺术的命运。郑振铎曾在北平得到不少笺纸,却不舍得自己用,常当做礼品送给朋友们。

笺纸曾经在明朝盛行一时,崇祯年间出版的《十竹斋笺谱》是我国制笺艺术的珍品。到了清朝时期,这项艺术便逐渐衰颓。鲁迅和郑振铎为了抢救这项艺术,在1933年搜集、编辑了《北平笺谱》,委托荣宝斋出版,第二年又请荣宝斋翻刻了明代的《十竹斋笺谱》。

为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部书的出版和翻刻,鲁迅和郑振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两人一个住在上海,一个住在北平,所有出版事宜,都是他们靠频繁的书信往来和郑振铎在京、沪两地的不断奔走完成的。从1933年2月到1935年9月间,鲁迅写给郑振铎的信件就有近百封,郑振铎也曾5次赴上海与鲁迅当面商议。

“此番成绩,颇在预想之上也。”这是1933年末《北平笺谱》出版后,鲁迅在给郑振铎的信中写下的欣慰之言。由于第一版仅印了100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于是不久后《北平笺谱》又再版了100部。此时的鲁迅先生更为欣喜,他说:“《北平笺谱》如此迅速成为‘新董’,真为始料所不及。”

有了《北平笺谱》的成功,鲁迅和郑振铎决定委托荣宝斋重刻明代的《十竹斋笺谱》。于是,从1934年开始,勾描、刻版、印刷、装订,历时7年之久,直到1941年《十竹斋笺谱》才全部完成。鲁迅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便与世长辞,但他在1935年曾收到过《十竹斋笺谱》的第一卷,已喜悦至极:“我虽未见过原本,但看翻刻成绩的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怕也未必有此刻工和印手。”

的确如鲁迅先生所言,荣宝斋的刻工和印手的确创造出了奇迹,“木版水印技艺”2006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文会友,荣名为宝”

荣宝斋美术馆日前正在展出“荣宝斋藏品系列展——《百花齐放》部分”。《百花齐放》是郭沫若1958年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的101首咏花诗的总称,其中有《牡丹》《春兰》《荷花》《向日葵》等,但100首诗仍不能完颂大自然花朵的全貌,于是最终以第101首《其他一切花》作为概括。

郭沫若的诗作创作完成后,建议荣宝斋邀请画家配画,以传统的木版水印形式印制出版。荣宝斋当时的老经理侯恺欣然采纳了这个建议,请郭沫若以册页规格,毛笔手书这101首《百花齐放》诗;同时,侯恺还邀请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田世光和俞致贞三位先生精心绘制,又调集了勾、刻、印、裱等部门的优秀技师投入制作。

1962年,这部集诗、书、画和木版水印于一体,体现新中国木版水印技艺最高水平的《百花齐放》画册正式出版,即刻在我国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反响。

300多年来,荣宝斋汇集了众多书画名家,其中不乏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名画家,也有溥杰、启功等大书法家,还有鲁迅、郭沫若、郑振铎、于右任等文化名人。“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荣宝斋集大家名流于一所,揽“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技艺推向市场、发扬传播,以老字号的魅力引领传统艺术的新潮流。

同和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去年冬天,笔者的一位韩国朋友来京,点名要吃一样名为“三不沾”的小吃。应她的要求,我们来到了位于什刹海的同和居饭庄,才让我了解到这家百年老店。

起初,我连店铺在哪里都不清楚,只能带着这位朋友按照地图,走在我曾走过无数遍的后海旁,看着昔日繁茂的柳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些后悔答应她这个要求。转过一个弯,就在往荷花市场去的那条路上,同和居出现在旁边。它的门面并不起眼,就连自诩“后海达人”的笔者都从未注意到,但店里却是古朴与现代、雅致与开放的结合。

据史料记载,这座创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的饭庄,创始人是清朝的一位皇亲,为了在宫外有一个吃喝玩乐的方便去处,就邀请几人,以“同怀和悦”为意,一同开了这个“同和居”。

同和居的原址在西四南大街的一个四合院内,饭店装潢十分精致:院内有一座二层木质结构的小楼,楼上是雅座,每间雅座内都挂有李白、杜甫的诗词。创业之初,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生意并不兴隆。直到有一天,一位王爷来到这里吃饭,得知这位王爷是掌管财务之官,店主便精心侍奉,做了几个拿手好菜,深得王爷的赞赏。

虽然得到了王爷的赏识,但同和居直到民国初年还是一个经营普通饭菜的小饭馆。牟文卿接手父辈的生意后,由于头脑灵活、善于交际,为饭店的经营打下了基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曾在御膳房当差的袁祥福卸职回家,由于没事可做,他便进城卖菜,经常到同和居吃饭,一来二去便与掌柜牟文卿结识。了解到袁祥福有“御厨”的背景后,牟文卿恳切地邀请他到同和居来帮忙。袁祥福一开始并没有答应下来,牟文卿就屡次登门拜访,如此“三顾茅庐”的掌柜终于感动了袁祥福,他把自己在御膳房所学的本事全部都施展了出来,并将这道“一不粘盘、二不粘匙、三不粘牙”的传统小吃“三不沾”带入了同和居,并成了同和居的镇店名菜。

此后,同和居逐渐名噪京城,成为京城“八大居”之一。经营鲁菜的同和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京城“八大居”的字号,深受历代名流、食客的追捧。同和居的牌匾由溥仪的弟弟溥杰亲手题写而成。鲁迅曾多次与好友来到同和居,并在1912年9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午饭于西四牌楼同和居,甚于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在这里吃饭并留下“墨宝”,但“文革”中“墨宝”不慎丢失;现在,齐白石的儿孙们也常到同和居吃饭。画家韩美林、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以及一些国际名流也常常慕名而来,一品同和居菜肴的美味。

同和居的味道让人念念不忘,老字号的名声必能随之回响。镇店名菜“三不沾”的技术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为同和居这个中华老字号打出更响亮的名声。

大北照相:

服务高端,质量上乘

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拿起手机就可以随时照相留影,但在19世纪40年代,照相技术刚传入中国时,老百姓却以“摄魂术”的迷信思想来看待这项技术,一时间并不能接受。即便是后来被接受了,照相也只是王公贵胄的专享,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洋兴叹。

但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到了20世纪初期,照相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大大小小的照相馆也随之开了起来。这其中,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之一,也是北京现存最早的照相馆———大北照相馆,作为享有盛誉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依然还活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团体照”第一家

1921年,北京通州人赵雁臣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西街的石头胡同开了一家照相馆。开业初期,因为条件有限,大北照相馆只有一间很小的门脸,学徒也仅有3个,设备就更简陋了———一架老式镜箱。但老板赵雁臣是个聪明人,当时是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他便购买了一些旧戏服做道具,专门拍摄京剧戏装照。当时“梅、尚、程、荀”这四大名旦都来大北照相馆拍过戏装照。

在京剧艺术的带动下,大北照相馆从一个简陋的小门市逐渐发展壮大,到了20世纪30年代,它的规模和名声就已经在北京城内数一数二了。

除了当时艺术潮流的带动,大北照相馆的独占鳌头,硬件设施的先进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如今,仍旧能让大北在大浪淘沙的摄影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并且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让摄影师们自豪的,就是转机团体照技术,大北照相馆也因此成为北京“团体照”第一家。

正是这项独特的技术,让大北照相馆和全国政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从1954年开始,大北照相馆就承担起在中南海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召开历届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劳模大会等大型团体合影的拍照任务。“大北照相馆的门市是面向大众的,但我们还有个专门的机关组,每年的两会都是我们去拍照。”大北照相馆的副总经理赵增强介绍说。

展开一卷卷珍贵的团体照老照片,单是照片的长度就足以令人惊叹。有抗美援朝志愿军代表合影,也有两会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全体合影,照片中的人数从几百到几千人不等,几十年来,大北照相馆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所拍照片的成功率达100%,听上去是一件怎么都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大北做到了。

“拿两会来说吧,如果规定9点拍照,那我们的摄影师7点就必须就位,为的就是准备充分、不出差错。”赵增强说,“让几千个委员都排整齐不容易,得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要保证每个人都不能被遮挡,旁边的警卫员还得保护好委员们,以免有人体力不支或者从高台上摔下来。”

服务高端质量上乘

大北照相馆的摄影师到现在依然是学徒制,师父带徒弟,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仅是照相技术,更是“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精神。

每年两会期间,几位政治局常委参加小组讨论时,大北照相馆会给每位常委派两名摄影师,人员、机器、灯光、镜头、胶片双备份,为的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除了会议外,机关单位的团体合影也会请大北照相馆去拍照。一次,在给某单位老干部局的退休干部拍照时,一位年纪较高、行动不便的老同志突然大小便失禁,摄影师们将老人抱去浴室擦洗干净,换上新的衣服后,才又接着拍照。

“当时现场只有我们在,我们不做就没人帮那位老干部。”所有这些看似职责之外的工作,大北照相馆的摄影师们都会去做,这是赵增强从师父那里学到的,他也如此教给自己的徒弟。

作为老字号的大北照相馆,也不是没有遗憾的。如油画般色彩丰满、层次感强的黑白照片手工着色技术,如今已经没有人在专门做了。由于现在修片都使用电脑技术,胶片修版、手工着色的工艺,会做的只有一些退休的老技师,年轻人没有学习这些手艺的。事实上,手工着色和彩色相片呈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效果。“很担心这个技术会失传,但如果真的发展起来,它可能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担忧中,刘增强也有着一些期许。

恰逢大北照相馆创立95周年,照相馆为每位来客都准备了手袋等纪念礼品。“如今来店里的顾客,有很多是两代、甚至三代人都在大北照相馆照过相。”赵增强说。个人肖像、证件照、孩子满月、全家福……大北几十年如一日,以卓越的品质、周到的服务,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顾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最美好的记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老字号 张一元 荣宝斋 同和居 大北照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