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视频

伟大的宝库:听柯杨委员、曹洪欣委员谈中医药

2017年01月13日 09:55 | 作者:杜军玲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伟大的宝库——听柯杨委员、曹洪欣委员谈中医药
西医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几千年来,中医一直自觉地这样做。

随着时代的进步,怎样把超前的理念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方法技术结合,是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核心问题。

12月6日,《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发布中医药发展状况的白皮书。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是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

从神农尝百草到扁鹊望闻问切,从华佗的麻沸散到屠呦呦提取青蒿素,从药食同源到针灸推拿,再到巴西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背上拔火罐留下的那几枚“中国印”,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西医近一二百年进入中国,中医药发展又多了一个参照系,关于中医药和西药哪个更科学的争论,似乎也总是存在。

今天我们讨论中西医话题,请来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教授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希望从中西医的不同视角,更深刻地理解中医药的价值和内在的魅力。

 

1“医者,意也”

记者:《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近日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发布中医药发展状况白皮书,选择当下发布白皮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背景?

曹洪欣:白皮书选择这个时候发布,确实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最佳的时期。党的十八大确立“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布置了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不久前召开的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审议通过,这是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这些举措有助于世界人民更多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我觉得意义重大。

记者: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中医药最大的价值、特点、优势是什么?

曹洪欣:我觉得中医药的优势有三个方面:第一,养生保健。就是在人未得病前,“治未病”,有效地干预,提高人体的心理素质、健康素养。第二,个体化诊疗模式。包括中医药整体调节的药物与非药疗法的综合作用,对在重大疾病防治,包括突发性疾病的防治中,中西医优势互补,有它的独到优势。第三,在康复方面,中医药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弥补西医的不足。《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2030年,构建一个养生保健以中医药为主体,重大疾病中西医协同,康复以中医药为核心的、服务领域全覆盖的人人享有中医药的格局。

记者:以西医的眼光,柯杨委员如何看待中医药的发展?

柯杨:伴随西医快速的技术进步,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射出中医的特点和优势。第一,西医发展快,分科越来越细,要求每个人在技术上变得很专、很精,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容易忘了人体强大的代偿、修复、抵抗的这种阴阳对抗的力量。而中医特别强调情志,一直强调扶正、全面、整体。第二,西医的进步依赖高科技,依赖设备、仪器,所以人和人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变成人和机器的关系。而中医从来没有脱离人和人面对面的问诊、甚至于肢体的接触。拿号脉来说,患者生病的时候,需要倾诉、需要被倾听、需要被关心。我觉得这是值得西医借鉴的。第三,我们是否应该拿西医的标准去衡量中医、中医药的作用?按照西医的标准,一个新的技术方法出来以后,要在人群中进行验证,可让中医也重新走这条路,这种想法就太单纯了。因为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实践已经证明它有效果。为什么非得要求中医按照西医这种方法再度去验证不可呢?西医强调精准,其实中医一直也在追求精准。人体是一个自组织的复杂系统,中医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尊重生命个体的完整性。从西医的角度去研究人体,不能直面复杂问题的时候,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种简单化的过程,让我们看到的经常是局部真理。我是做肿瘤研究的,就我体会,中医对复杂问题采取了一种以混沌对复杂的方法。中医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复方,它恰恰实现了多靶点。当然这从西医的研究角度,按照眼见为实的思想方法,特别难揭示,但是它的效果让我相信:对待复杂问题,也许应该有一些新的思路。

记者:有一个观点,认为中医没有西医科学,因为西医、西药可以标准化。

曹洪欣:中医是几千年来在人身上不断重复实践,无论是对突发性疾病,还是慢性病、肿瘤、艾滋病,中医都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行之有效,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这就是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还讲人文性和艺术性。看病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医非常讲究看病过程中和病人的交流。比如说病人来了说头痛,中医不是马上要求做超声多普勒、CT,而是一定要问怎么疼法,是胀痛、刺痛还是绞痛?疼痛多长时间?疼痛的特征是什么?把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开的药方都是有汤头(编者注:中药的配方)为基础,有古方和现代病人的人体状况相结合,诊病过程讲究艺术,所以中医常讲“医者,意也”。

记者:按照这个分析,是不是中医更有助于缓和医患关系紧张呢?

柯杨:西医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几千年来,中医一直自觉地这样做。似乎很少听说中医治疗中出了打人事件。而西医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时会让人忘了医疗本身的性质,其实还有关爱。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医生之间也有差距。西医做到大家,一定是对患者有人文关怀的。

曹洪欣:对,全国政协医卫界的政协委员90多人,很多都是名医,与其中的西医大家接触,能体会到他们也非常重视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医者仁心,无论中医、西医,都很注重医患和谐。只是处理这个关系,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有相对优势。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医 中医药 委员 柯杨 曹洪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