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中野四纵发明“飞雷炮”破敌

2017年01月22日 13:58 | 作者:陆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飞雷炮”又被称为“飞送炸药”“土飞机”“特大威力炮”“炸药抛射筒”等。它是由口径0.3米,筒身长约1米的铁皮筒或废气油桶制成。炸药量约6kg~8kg,筒身加上铁箍加固,底部按上枣木挖出的装药室,抛射药为0.5kg~0.6kg,最远射程300米,最佳射程100m~150m,装配有瞄准仪、炮座、脚架和机械击发装置。炸药爆炸威力可使半径10米内的各种障碍物被摧毁或破坏,能使半径20m内的人完全失去战斗力。

“飞雷炮”最早用于战争的是在1947年,陈(赓)、谢(富治)兵团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豫西突破国民党黄河防线,进至陇海路洛阳至潼关段实施宽大正面机动作战,十一旅工兵连在配合攻打陕州东门和铁门寨时,使用并取得成功。

“飞雷炮”的发明使用,和时任中野4纵11旅工兵连连长聂佩璋有很大关系。聂佩璋1938年参加八路军前,曾就读于沈阳讲武堂,精通工兵技术,擅长爆破,调入太岳1分区后,他为部队和民兵培训爆破能手,同时还研制石雷,炸毁日军汽车多辆。1944年冬,聂佩璋担任4纵11旅工兵连连长。在战斗中,工兵常在敌人枪口下实施爆破,伤亡很大,而且伤亡的又多是技术骨干。聂佩璋心里一直在思考一种代替人把炸药送到敌人的碉堡、城门、铁丝网上的武器。

经过多次试验,聂佩璋带领技术人员终于实现了炸药包飞出300多米后落地爆炸的抛射装置,但又发现抛射坑受地形限制,一个坑只能抛射一次炸药,不符合实战要求。于是,聂佩璋又开始试制“抛射筒”,并试射成功。因为抛射炸药包是由抛射地雷引发的,故称“飞雷”,它又是用迫击炮原理制成的“抛射筒”,所以便正式命名为“飞雷炮”。

此后,中野22旅等也相继试验完成了类似的武器。为了对付国民党军的坦克、装甲车、野战工事和密集的队形等,中野工兵用抛射筒改装土造的火焰喷射器、用抛射筒抛射几十斤重的石头、飞送集束手榴弹(又称天女散花)等,花样越来越多,威力越来越大,并先后普及到各部队。到淮海战役发起前中野各旅工兵营基本上都可以自制并装备了“飞雷炮”。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野四纵 飞雷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