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如何用其他民族文化赚钱

2017年01月25日 10:08 | 作者:许苗苗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你能把公元前400年的墨西哥和中国联系起来吗?我不能。可是与我一同参观大都会博物馆的两位美国人:一名老教授、一名小记者,却不约而同地指着展柜里的墨西哥陶罐说,“这很像你们中国的东西!”


20161014liu3


眼前这几枚墨西哥陶罐,凹凹凸凸的表面、鼓鼓囊囊的身形,好像唢呐手鼓圆了腮帮子运气,外表天然呆、内里自来萌,憨态可掬又有点滑稽。而我们中国的陶器古朴肃穆、落落大方,喜怒不形于色,前者引人莞尔,后者令人敬重,完全是两个审美体系。要说墨西哥和中国陶器的同一性,唯有材质!但在“美国”这个不曾经历过陶器时代的新文明视野中,这些棕红色的盆盆罐罐作为某个神秘古代文明遗迹的共性,确实远远大于手法、风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性。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齐名的世界级博物馆。不管来自哪里,你都能从这里找到自身文化有质感的根源:埃及法老在玻璃后面若有所思地微笑,希腊美少年对着阳光张开双臂,南美洲猎手为羽冠插上绚丽的翎毛……走廊尽处,垂花门里,甚至坐落着明代苏州的小庭院!但当这许多丰富而零落的内容罗列并置时,扑面而来的震惊过后,突然有一丝异样升起:在这美国最著名的博物馆里,到底哪一部分是属于美国的独特景观呢?

我们习惯通过博物馆找寻一国的文化根源。逛博物馆,一方面看广博、一方面看纵深。后者是中国国博的长处,商周铜鼎、秦汉陶俑,虚幻的过往自展柜中站起来,活生生列队来到眼前。而前者则以大英博物馆最为震撼,罗塞塔石碑、帕提农神庙……帝国殖民者涉猎之广泛、攫取之精准令人叹服。但无论中国还是英国,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一以贯之的文化脉络。参观博物馆就是在历史时空中定位和确认,将当今身份追溯回古代,甄别民族文化的成长、分化与融合。从强大古文明中走出来的人,内心总有一个鲜明的参照系,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上下五千年的积累。我们欣赏的同时也在分辨:这个隽秀含蓄是秦汉风韵,这个坦然雍容是盛唐眼界,波斯的、高丽的、东瀛的……还有一些富丽妖娆的,也许是天朝匠人技艺的流变、也许是外邦使节呈上的贡品,又或许是辗转丝绸之路的小把戏。不管来自何方,它们就是祖辈留下的古董。

但在缺位于世界古代史的美国人眼中,文物还有没有连接当下与过往的神奇能力?当我们翻寻三坟五典,遥望三皇五帝的时候,美国人的目光越过华盛顿总统再向前,会看到什么?

他们的目光望向“魔药”,那是一剂神奇的配方,藏在大都会特殊的空间里。锈迹斑斑的莎草纸上,记载着附有特殊魔法的祭品:半杯牛奶、一勺蔗糖、满茶匙的柠檬汁,还有比谎言还狡猾的黄油……这就是诱惑致命的魔药,标价3.95美元!

这以木乃伊镇守、以象形字写就的古埃及“魔药”,其实来自不折不扣的美国原创。在它旁边,还有蒂凡尼公子手绘的玻璃镇纸、莫奈睡莲点染的真丝围巾、中央公园的春色泼洒在圆领T恤上,英伦特色的雨伞绽放出威廉莫里斯的花朵,就连来自尼罗河的蓝色小河马,也改名叫美国名字威廉。

博物馆商店才是大都会真正的藏宝空间。里面的商品,最代表美国。它们全都是美国创意、美国制造、美国特许销售,只有这些,才是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的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混搭杂糅,因为它由各国移民的原生文化聚集而成。虽然肤色各异、语言不通,但这些人对这片土地各有主张。他们无法强行融合,只能多元并置,哪一元背后,都有一个已经成型的强大传统。结果就是,美国人把世界的看作自己的!因为哪一个国家,都承载着美国人祖先的文化。

民族国家的人民有一种本能的“保家卫国”意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是有根有据的宗族血脉。而在美国这个由不同移民组成的国家里,只有独立并抽象于任何单一民族之上的概念才能获得认同。

博物馆以具象物品见长。在信息隔绝、音讯难通的古代,正是那些散落各地,而又互相隔绝的物质文明,引诱我们探索它们之间神秘的联系,这也是我们人类追究自身根源的出发点。如果没有对地方性的深入,没有独特文化的展示,再大的博物馆也没有意义。而在互联网遍布的当今,已经很难再有独一无二的物质被作为某种文化的表征。对于历史短暂、本土文物缺乏的美国来说,还有什么办法以具体可感的物质替代抽象的现代概念,构建其自身的、独特文化认同呢?

他们选择保留差异,以多样性为特征,把别国的文化元素炼入自己的“魔药”——文创产品。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文创产品既展现各地古文明精髓,又与当代美国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体现着美国名下的文化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有源源不断地繁衍、生成的能力。

作为独立国家的美国仅有短短二百余年历史,虽然主体意识足够强大,但天生缺乏深厚根基。中国的文物多半靠“出”——“出土”,湮没在尘嚣中的古文明神祇一般揭示祖先的伟大——那是我们的祖先,他们将当仁不让的责任感输入我们的血脉!而美国博物馆却只能靠“进”——“进口”,就算财力和眼界跟得上,但即便买到世界级的博物馆,也买不来那种血脉里生出的自豪感。

从博物馆地图上看,作为身处美国、使用英语的博物馆,与欧洲相关的展厅在地理空间、历史时段和艺术形式方面都拥有最优资源。美国展厅占据主馆西侧,上下两层及阁楼统一命名,形成与欧洲分庭抗礼之势。通过独特的空间语汇,博物馆表达着美国的历史主张:一方面向古老欧洲根源靠近,一方面留出堪与前者匹敌的面积,以保障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和发展空间。

但如果查阅博物馆“语音导览”图,这种隐藏的历史态度就无法自圆其说了。主展区两层共34处语音解说热点里,只有一个设在美国,其他有16个在欧洲,6个在非洲、大洋洲,8个在亚洲,就连面积小到不足美国展厅三分之一的阿拉伯厅也占据2处。

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度仿佛众多文明古国的孩子,谁都能或多或少从它身上找出自己的基因。体现在博物馆里,就是面积虽然宽敞,话题却还不足——二百年往上只能从本国本土转向异邦异族。再充裕的博物馆预算,也营造不出原生文化氛围中那种对古圣先贤的敬畏和认同。

中国人从博物馆窥探古老时间的秘密,美国人却在博物馆建立世界空间的感知。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国人”在既有认识、反思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新的、充满各种“后理论”的国度。

不同种族将自身文化渊源与当代美国重新组合创新,变成了有功能的商品。比起文物,这个组合和生产过程更贴切地映射美国文化:一种对待古董和艺术品明确、直接、实用的态度。

这种汲取并非由一个成型的强大文化力量去拣选——犹如海盗、殖民者那样,带着掠夺者的贪婪和先进文化的优越感,而是基于现状寻求最佳组合方式的过程。既然每一个文明都有其优势,既然合众国里不允许谁压倒谁,那么我们一起来联手吧!

联手的成果之一,就是货架上那些虽不悠久,却生机勃勃、新颖时尚的纪念品。它们不是简单的模型、拍照、“到此一游”,而是美国和他国、古代和当代争先恐后的自我表达。新大陆文化单纯直白,古文明老传统耐人寻味。当代的美国从各国传统中借鉴艺术性和丰富内涵,把原是本土实用主义成果的美国商品,纳入世界文化多义性和艺术性的谱系,使日常生活用品带上审美的灵韵。

编辑:陈佳

关键词: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如何用 其他民族文化赚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