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专家建议搭建开放性平台研究海昏侯墓出土简牍

2017年01月25日 13:5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记者从江西省两会获悉,有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成立南昌海昏简牍保护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南昌海昏简牍释读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研究成果的出版,前后花费数十年时间;江西吴城遗址、万年仙人洞遗址等考古发掘报告的最终发布,也历时十余年。”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文化厅原副巡视员孙家骅受访时表示,希望海昏侯刘贺墓的出土简牍能避免研究成果转化周期过长的问题。

据介绍,考古界通常的做法是,将出土的简牍委托给单个国内权威的机构进行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这种相对封闭的学术环境,会让其他学术力量难以介入,缺乏开放性、包容性和权威性。

孙家骅说,南昌海昏简牍保护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可以是一个非常设的学术性、联盟性、开放性平台,尽可能吸取国内外权威专家参与南昌海昏简牍保护研究工作,以课题项目制的形式,从简牍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引领和带动南昌海昏简牍的释读和研究。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此前表示,相比于公众关注的金器、玉器,简牍等带有文字性的文物能带来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

海昏侯墓考古队文保组组长管理介绍,他们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洗简、加固、红外扫描等系列文保工作,以便为下一步的文字释读工作做好准备。据悉,在清理简牍的过程中,文字释读工作者根据部分显露出来的字迹,已辨认出这批简牍中有《论语》《易经》《礼记》《方术》《五色食胜》等文献记载,但系统性释读工作还未展开。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认为,南昌海昏简牍包含早期中国重要的文化经典,江西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搭建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平台,既为研究者提供方便,也可以通过学者的阶段性讨论集聚力量,深化认识,提高简牍释读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记者 袁慧晶、林浩)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开放性平台 海昏侯墓出土简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