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全国政协委员茅善玉:“紫竹调”里蕴新声

2017年02月04日 08: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鸡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上海分会场7分钟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紫竹调·家的味道》,唱出了人们对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期盼,更为精彩的是,在紫竹调的悠扬乐声中,520位美丽的“旗袍姐姐”款款走上舞台,优雅自信地展示着中国美、上海美。这其中,便有身着蓝白旗袍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不少观众对她在猴年春晚上的一曲沪剧《罗汉钱》选段《紫竹调·燕燕做媒》还记忆犹新。不同的表演方式,有着同样的内涵和追求——诠释沪剧之美……

2017沪剧交响音乐会上的茅善玉

2017沪剧交响音乐会上的茅善玉

沪剧《邓世昌》剧照

沪剧《邓世昌》剧照

茅善玉

茅善玉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我第一次演唱了沪剧《罗汉钱》中的《紫竹调·燕燕做媒》选段,30多年后,2016年春晚我又走上舞台唱起这段沪剧经典。今年的除夕夜,春晚上海分会场,《家的味道》以紫竹调为曲,填入歌词,使其呈现出新的韵味,相信全国很多观众对这段沪剧经典以及紫竹调都已耳熟能详。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也是沪剧的一个基本曲牌。作为上海以及江浙地区的地方戏曲,沪剧有200多年的历史。沪剧从农村来,体现的是上海人的风土人情,它是沪语的活态博物馆,在沪剧剧目中可以体会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方言。而在沪剧悠久的历史中,也形成了一批经典剧目和人物形象,如《阿必大》里色厉内荏的雌老虎,《芦荡火种》里机智干练的阿庆嫂,《雷雨》里内心压抑的繁漪……

沪剧起源于江南小调和田头山歌,但它从来都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剧种,流行音乐、西方歌剧等等都能成为沪剧音乐的元素。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色的沪剧,在艺术上开放包容,既善于广采博纳,又敢于创新求变,一直和这个时代,和上海这个城市一起发展着。1月24日晚,临近除夕,上海大剧院里热热闹闹,1600个座位和44个加座位都座无虚席。舞台上,在60多人交响乐队的伴奏下,上海沪剧院“七代”名家新秀同台献唱,喜迎新春,拉开了2017迎新春沪剧经典交响演唱会的序幕。

沪剧和交响乐能融合在一起吗?其实,沪剧交响音乐会在2012年我们就首次举办过,那一次是在上海逸夫舞台,连演三场,观众很轰动。沪剧音乐是与时俱进的,与交响乐的组合就是沪剧不断创新的一种尝试,从现场来看,观众的接受度很高。当时很多人跟我说,应该每年都举办一次,但我没有这样做。很多事情今天好不见得明天好,如果只看眼前利益,很可能把品牌败坏了。我知道观众会喜欢、有期待,但我们要满足观众的需求,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必须有新意创意,深入调查研究,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成品牌。

2016年9月,上海沪剧院《雷雨》、《邓世昌》在上海大剧院接连上演,演出效果很好。这两场戏触动了我、启发了我:沪剧观众看戏热情高涨,随着城市的发展,观众的文化消费理念也日益提高,他们愿意到大剧院这样的环境来看戏,他们会觉得赏心悦目。而在大剧院演出,无论是舞台效果还是影响力都会提高。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沪剧新年交响音乐会!我脑中出现了这个充满“自信”的想法,我们的团队立刻投入研究和策划。

我们在演出的核心部分———演员和唱段上下了很大功夫。演出曲目85%是几十年来观众喜爱的沪剧经典唱段,满足观众的需求,对个体来说,不同的唱段可能蕴含着过往的内心故事。还有15%是新唱段,以老带新,形成既熟悉又有新意的感觉。其实新唱段也已在很多沪剧迷中流传开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不断沉淀成熟,在时间浪潮里经受考验,当我们箱底的东西越来越多,才能拿出更多的经典作品。演员方面,韩玉敏等观众们熟悉、惦念的老艺术家们重返舞台;洪豆豆等年轻一代的沪剧演员展现青春风采,不断成熟,2013届沪剧班学员也首次登台集体亮相;再加上中生代的中坚力量,上海沪剧院老中青三代联袂登场,让戏迷们大呼过瘾,也让人们看到了沪剧人传承坚守的良好面貌。

在信息时代,沪剧有了更多与观众互动的平台。这次新年交响音乐会我们用上海沪剧院沪剧之家微信公众号以及文化云APP等新媒体做了很多预热宣传,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并且由七彩戏曲频道对这场近3个小时的沪剧交响演唱会进行全程同步直播,是近年来上海戏曲舞台上的一大创举,让更多喜爱沪剧的戏迷能共享盛宴。

对这场演出,我心里预期观众应该会喜欢,但让我没想到的是,1600张票很快售罄,之后我们与大剧院协调的44张加票也在3天里售完。火爆的票房让全体演员都很激动,但也多了一分紧张:绝不能辜负观众的期望。那几天我忙得一塌糊涂,除了表演外,还要关心舞台装台等各方面的情况,生怕自己嗓子出问题。当晚,我独唱了沪剧《露香女》中的《绣房寄情》,与孙徐春对唱沪剧《家》选段《诀别》。站在舞台上,看着热情的观众,我心里充满了感动,也充满了对沪剧的爱。

我与沪剧结缘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我才12岁,其实对沪剧并不熟悉,因为喜欢艺术,加上女孩子唱唱跳跳很活跃,听说上海沪剧团办学馆招考培养演员,我就报名了。不过,我学习的初期还处于“文革”时期,很多剧种都处于低谷。在这种环境下,我似乎没有感到沪剧的美,更不懂得其中的艺术性,所以一直谈不上从心里喜欢。转折发生在“文革”结束后,沪剧老艺术家们纷纷走上舞台,我看到的第一出戏,是上海沪剧院老院长丁是娥老师表演的《鸡毛飞上天》其中一折———教育虎荣。至今我都记得自己当时有多么震撼:沪剧怎么这么好听,丁老师唱得怎么那么好,原来真正的沪剧是这样的!如此有魅力!当时观众们都沸腾了,满含热泪在听戏,唱一句拍一句,因为他们好些年没有听到好的沪剧了。观众们也让我震撼:原来做演员是如此幸福,如此开心,这么多观众爱你。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沪剧,从此开始了自己几十年的舞台生涯。

1981年,刚从学馆毕业的我主演了《一个明星的遭遇》,后被改变为沪剧电视剧《璇子》,一举成名,并且在1984年获得了第二届戏曲梅花奖。我尝到了成名的甜头,尝到了观众爱护的喜悦,但有时也有些小骄傲,幸亏我的老师们在我耳边时常敲警钟:你才19岁,你现在的成名并不代表你在艺术上的精湛,你的成功也离不开那么多的老师配合你。慢慢地,我沉淀下来。戏曲的传承是言传身教,师长就像父母一样,不仅在艺术上教导你,也从思想上熏陶你,我一直认为,经过这样培养的演员是比较正宗的。

这些年来,我在很多很多的舞台上表演过,自然有很多难忘瞬间,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当观众们领略到沪剧之美时的激动和兴奋,包括很多外国观众。1984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到了上海,我在宴会上演唱了歌曲《太湖美》和沪剧《罗汉钱》中的紫竹调《燕燕做媒》,让他们惊艳不已,直问“这么美妙的声音是从哪里出来的?”沪剧和西方歌剧的唱法、发声方法不一样,美国客人没想到中国上海的“歌剧”如此好听。2006年新年,我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演出,再度把这曲紫竹调奉献给欧洲观众。那次演出是由交响乐队伴奏,记得排练时演唱完毕后,全体乐队起立为我们鼓掌,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沪剧。我很感谢观众的掌声,这说明沪剧作为我们民族的戏曲,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可以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们的喜爱。

对我来说,沪剧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持着我坚守、创新。上世纪90年代,戏曲发展开始走下坡路,很多院团发展艰难,可以说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很多同事、朋友离开了舞台。我也摇摆过,但最终我还是坚定了信心,还是在舞台上吧,坚守沪剧,坚守这方舞台和观众。2012年,在一个“低谷”中,我成为上海沪剧院的院长。“院长”与“演员”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对演员来说,把戏演好最重要;而做院长,在继续舞台表演的同时,更要肩负起沪剧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责任。这份责任,我起初是并没有自信能扛起来,沪剧院的老艺术家们跟我彻夜谈心,告诉我要有责任心,给予我极大的支持。于是,我接受了挑战,沪剧需要我们做得有很多。近年来,沪剧影响力提高,逐渐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不断焕发活力,这与前辈的鼓励支持、与大家不断努力创新分不开。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茅善玉 紫竹调 旗袍姐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