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父亲谈乡音:历经抗美援朝仍未改 “他乡易遇故知”

2017年02月06日 17:01 | 作者:王建成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父亲的乡音浓重,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江苏苏北口音。在2012年他90岁高龄去世前与老家人通话交谈时,老家人还惊讶地说:“你的口音竟然一点没变!”

父亲出生在江苏苏北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高巷村。上世纪40年代,才10多岁的父亲就参加了当地革命工作,整天东奔西跑,一直在外。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去了朝鲜,1955年作为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到福建厦门,1957年转业到闽北光泽县,一晃60年过去。光泽是个山区小县,人口只有10多万。父亲在这里50多年,碰到的江苏老乡也没几个,但相互间都非常亲热。在一起都是用家乡话交谈,询问家乡的情况。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不少江苏木匠来光泽做工,大家非亲非故,但听口音知道父亲是家乡人后,就常来我家走动。父亲对他们也很亲热,都是用家乡话对话。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我们在旁都听不懂。

记得大约是1972年的一天,一位江苏木匠在乡下晚上走山路时被农民的土铳打伤,送到医院抢救。打电话来时恰逢父亲外出,我接电话听他们讲了半天听不出什么意思。父亲回来后我学给他听,他一下就明白是什么事,马上赶去医院。那次受伤的木匠因为伤重要马上转院,没人帮忙送去,是父亲叫人把他送上火车,并请了一个人跟着送到江西南昌大医院抢救。父亲当时对母亲叹了口气说:“亲不亲,家乡人。他们在这里孤苦伶仃,很可怜。我们做老乡的不能见死不救,要帮他们一把!”

2010年的一天,父亲外出走路回来很高兴,说他碰到几个江苏淮安人,他们一听他的口音就很亲热地围上来交谈。原来这几个老乡是当地企业请来的技术人员,在这里已帮忙了几个月,过几天就要回去。他们问父亲身体怎样,要不要跟他们的小车回一趟老家。父亲很高兴“他乡遇故知”,只是惋惜自己年老走不了多远路,也坐不了那么久的汽车,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人老思乡,树老恋根”。老年的父亲思乡情愈来愈重,看电视喜欢看江苏台,听了电视里的家乡人讲话,了解到家乡的情况,自己会津津乐道好几天。

不老是乡音,乡音是刻在每个人身上永远抹不去的烙痕。不管时隔多少年,不管人走到哪里,一听到那熟悉的乡音,陌生的人就会亲切起来。就如父亲少年离家,几十年没在家乡,但在不知不觉中仍保持着这浓重的乡音,保持着自己人生的家乡印迹,这也许就是每个人真实的家乡情结吧!

编辑:梁霄

关键词:父亲 乡音 抗美援朝 他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