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全国政协委员马利:梦想与时代同频

2017年02月07日 14:25 | 作者: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马利的思维习惯,是把所有感觉加在一起,然后去判断,探寻结论。“把自己放低,最大程度使自己开阔,不给自己设壁垒。”从传统媒体一路走来,驶入网络的海洋,她始终保持着敏锐,保持着对新事物探索的热情。


马利采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后合影。

马利采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后合影。

    马利来到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进行采访。

马利来到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进行采访。

◆马利简介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级编辑、记者,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1999年获“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起享受国务院津贴。著有《互联网治国理政新平台》、《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一种植物和一个人的追求》、《岁月·社会·人》、《青春活力》等著作。

南疆到北疆,阿克苏到伊犁,戈壁到峡谷。

车行天山,穿过雪线。骄阳似火的六月,时而大风骤起,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大雾弥漫,时而大雪纷飞,肆无忌惮的冰雹疯狂地砸着车窗车顶。对面看不见人,羊群、牛群、陡坡、悬崖,一路艰险,一路壮观……

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在新疆参加全国政协调研。

互联网电子商务正深刻改变农牧民的生活:半数以上的涉农企业汇入电商洪流,“赶巴扎网”以汉维双语强势拓展,阿克苏两年来的电商增长出现了井喷……

站在天山脚下,马利想起了11年前,同样的情景,同样的六月天,同样的壮观和艰险……

翻过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一路向北。从拉萨,到那曲,再到班戈,跟着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的人生足迹,不断走进更高的海拔区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马利一行采访组,长时间深采细挖,前后采访了100多人。

长篇通讯《植根在人民中间》在人民日报刊发那天,正值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召开。参会代表看到这篇文章,临时动议,向先进组工干部祁爱群致意!向采访组学习!整个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从作家到记者,从纸媒到网络,到投身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帮他人圆梦”,在时代的浪潮中,马利一路转型,汇入大势,也引领大潮。

跟时代奔跑,作家到记者

36岁,马利从剧作家转型为记者。1990年民主与法制社派她去安徽抗洪前线。那是她记者生涯中接受的第一个重大任务。

一片汪洋,洪水滔滔。马利的采访记录写道:在灾难临头时,一切生物都向人聚拢,仅有的陆地小岛,人、鸟、蛇、蛙聚挤被困在一起,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关键的时候很多党员、干部真是不怕死,挺身而出地冲在前面……老百姓一波一波往下撤,冲锋舟一轮轮向里冲,老百姓感激涕零从心里喊出:感谢政府!感谢党!此情此景,马利挥笔写就了一篇来自抗洪一线的报告———《天上的太阳远,地上的太阳近》。

回到北京,编辑看罢都说很感人!可是,“文中的孤岛是哪个县市的?哪个老农说的?救人的党员、干部要写全名。新闻五要素不全啊!”马利傻了,马上电话核实。可洪水滔天,电话找不到人。马利又自费重回灾区,把地点人物重新一一核实。

新闻的一字一句都考验着真实。这件事给她留下了忘不掉的记忆。作家采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记者采访必须扎实、准确,经得起核查、推敲、追问。

马利5岁跟着父母下放,16岁当兵,21岁回地方,上学、工作、再上学、再工作,从县里、市里、省里再到北京,一路成长、一路转型……

从剧作家到记者,这次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型,跨度不小,挑战不少。最大的挑战是心态。

此前,她已经是一名专业剧作家,1989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到北京民主与法制社工作。从小有名气到从头再来,马利以平常心态拥抱变化,认真学习,从做编辑、记者、到主任记者、部门负责人,她采写了大量的法制报道,结集出版《用匕首收割的爱》、《岁月·社会·人》等。

1996年马利调到人民日报社。进报社之前,马利没写过消息稿。她向一个年轻的老记者请教,对方刚好写完一篇会议消息,“有点乱,你正好帮我誊一下。”马利二话没说,边抄、边改、边学习……

文学创作的经历,给她的新闻之路打下了大开大合的基调。很快,她的新闻作品就得到了业界及同行的认可。

《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是马利将无数的碎片复原出的一段震慑人心的历史。1996年马利浏览一则简略的材料时,意识到这里面藏着一个了不起的题材:1960年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上海等地3000名南方孤儿北调,草原的牧民养育了他们。36年过去了,当年的南方孤儿们和养育了他们的家庭们,如今怎么样了?

3000个幼小生命的命运走向,流淌着母爱,注解着人权,承载着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温度,蕴藏着兄弟民族、家庭之间的血乳之情。在内蒙古自治区既定工作之余,马利的全部时间都泡在内蒙古档案馆。当年黑黄色的麦草纸、蜡纸刻印的工作总结斑斑驳驳,枯燥的数字背后情感涌动。

在完整查阅抄录档案后,马利用所有能挤出的时间,跑遍呼和浩特、锡林郭勒、赤峰,从学校、医院,直到草原上的蒙古包,沿着千丝万缕的线,打捞起无数散落草原催人泪下的往事。

在这篇跨越37年,涵盖数千人物的通讯里,从国家领袖,到父母、孤儿、保育员,丝毫不见材料的感觉,而是情感奔涌,一气呵成。无数细节打动人心,每个人物血肉丰满,血脉亲情让眼泪无可抑制。1998年春节前后,马利闭门20天,将更宏富的情节化为一本15万字的著作,被评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的整个采访写作也尽显了马利调研驾驭题材的功力。

马利的拿手绝活,是让群众甘心把心里话倒给她。跟随她一起去辽宁开原采写《司令退休之后》的年轻记者回忆说:“火车凌晨3点停靠在小站,等找到司令搭起的窝棚,天正好蒙蒙亮。李司令独住,他把我们让进院子。马利像是到了自己家,在瓦罐里摸到两个咸鸡蛋,后院拔了两根萝卜,捋一把青菜,舀面、取水,让年轻记者生火烧柴,撸起袖子摊起了饼,三个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

“到一户老乡家,炕已经看不出底色,上面爬着一个满脸鼻涕的娃娃……我进门不知道该往哪下脚。马利却把鞋一蹬、腿一盘就上了炕,抱起老乡的胖娃,唠起家长里短。”虽是外乡的记者,群众一点儿不觉得她生分。

马利早年的经历,像是为记者生涯所做的一场持久储备。1976年,她从部队回地方后,曾两次参加农村工作队,吃在生产队,住在社员家。那年,生产队春耕累死了一头“当家牛”,社员们六神无主,马利跑大队、公社、县城,磨穿鞋底,买回一架手扶拖拉机。

什么最值得关注?

回应群众关切,急群众所急,马利给过一个公式:“社会缺乏的+时代需要的+大家关注的+人们追求的”。她就是这样,从县乡生产队,到地区,到省里,到北京。从田间地头抓工作,到大会堂里跑新闻,到全世界做高访,采访普京、希拉里、梅德韦杰夫……每一篇作品都紧扣着时代跳动,每一个选题都应和着时代足音。

编辑:邢贺扬

01 02 03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马利 传统媒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