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道魔PK文物保护:正义如何占上风

2017年02月14日 10:39 | 作者:周宵鹏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田野文物无人守护,接连遭遇不法分子洗劫;重点文保单位管理不力,先后发生文物被盗案件;遗迹古建缺乏保护,被城市建设逐渐“蚕食”……尽管各地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但面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法、文物保护工作出现的新状况、文物保护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已经成为地方文物保护工作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近两年,河北省接连发生数起文物被盗案件,涉及部分国家一级文物,引发社会极大关注。2016年下半年,河北省公安厅开展为期4个月的严厉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同时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派出执法检查组在全省开展文物保护执法检查,发现了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文物犯罪职业化装备精良

2015年1月26日,河北省定州市贡院西侧文物所库房被人掏洞盗窃,西汉时期的6件文物被盗,其中4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巨大。当年6月底,专案组赴外地将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6件被盗文物全部追回。

“由于受高额暴利驱动,当前文物犯罪形势严峻。”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国华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近年来,河北文物被盗案件发案较多,为逃避打击,文物犯罪团伙实施犯罪的预谋更周密,分工更细化,盗窃、盗掘、运输、窝藏、销赃一条龙作业,职业化特征明显。

定州贡院文物被盗案发生后,专案组勘查现场发现,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老练,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直到当年6月中旬,专案组民警才收集到一条重要线索,有人在保定高碑店倒卖青铜器可能与定州文物被盗案有关。随后,专案组民警扮作“企业老板”与倒卖文物嫌疑人接触,经多次巧妙周旋,取得了嫌疑人的信任,并顺藤摸瓜查明犯罪嫌疑人情况。涉嫌该案的其他犯罪嫌疑人远在内蒙古、辽宁、陕西、山西等地,犯罪网络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盗墓分子和文物贩子大多独来独往,或者以小团伙形式作案。然而随着近年来古玩收藏市场火热不衰,相关的文物犯罪活动愈发猖獗,文物犯罪也开始显现规模化趋势,出现了大团伙作案的新情况。2015年5月,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涉文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达175人。

文物犯罪所呈现出的职业化、规模化趋势使得不法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甚至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从近期侦破的文物犯罪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看样订货、确定价格、付款交易都通过网上完成,对讲机、夜视望远镜、汽油锯、照明灯、定位仪、氧气罐、防毒面具等作案工具一应俱全,智能化特征十分明显,增加了案件的侦破难度。”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王星亮说。

“一些文物贩子以开‘古玩店’为掩护,以‘个人收藏’为幌子,大肆实施非法活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向记者介绍,目前,一些民间旧货市场存在超范围经营和私下非法交易现象,已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重要场所。在辽宁朝阳警方破获的特大涉文物案中,在盗墓团伙的背后,就有一伙拥有文物收藏证、经营文物店铺的出土文物贩子。

有的文物犯罪团伙偷偷摸摸,有的却呈现明显的暴力化特征,犯罪分子作案时,大多携带砍刀、斧头等凶器,胆大妄为,不计后果,暴力抗法时有发生。此前在清东陵,有安保人员发现盗墓行为,猖狂的盗墓贼竟然持刀追砍警卫,并盗走12件珍贵文物。

在2016年8月25日至12月底的严厉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河北公安机关以打击盗掘古墓葬、盗掘破坏古文化遗址、盗窃石刻、石碑、造像等田野文物和馆藏文物以及倒卖、走私文物犯罪活动等四类犯罪为重点,全省共破获涉文物犯罪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6名,成功追回了被盗石虎、佛像、石碑等一批涉案文物。

河北各地公安机关对于过往积案,特别是对盗掘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盗窃田野文物、馆藏文物以及非法倒卖、销售、走私文物的案件,在全面摸排、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该厅对2011年以来符合立案条件的25起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截至2016年底,河北各地共破获省督案件21起,省督案件破案率达84%。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道魔 PK 文物保护 田野文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