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武际金:融合教育,到底要改变谁?

2017年02月15日 09:23 | 作者:武际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2年9月,在清平小学建成后新学期开学伊始,9名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特殊儿童走进学校随班就读,从此开启了潍坊市普通学校一次大批接收特殊儿童入校随班就读的先河,这些孩子们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福娃”。自此,凡符合入学条件的社会上的特殊儿童,学校都无条件接收,编入普通班级,和普通孩子们一起上课读书,现已有23名特殊孩子在校随班就读。

2015年,学校又将没有条件走进学校校门的10名重残障儿童纳入学校教育支持体系,实施送教上门制度,为其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四年多来,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共传“接力棒”,为孤残儿童尽早融入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搭建了桥梁。让越来越多的“福娃”们享受到了平等的教育,他们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心情开朗、心态阳光,很多“福娃”已经实现了由弱变强的人生突破。这些特殊孩子早已适应了和同学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幸福的欢笑,洋溢在稚嫩的脸庞。

“福娃”们成功融入到清平小学这个大家庭还不是最令人振奋和高兴的事,因为在这个慢慢融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令人感到既意外又惊喜的另一种收获,那就是普通孩子的改变和成长。融合教育在每一位普通儿童心中埋下了“大爱”的种子,他们学会了接纳,培养了爱心,变得更乐于助人,更懂得感恩,关爱每一位“福娃”同伴成了孩子们共同的自觉行为。就在接收“福娃”后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前夕,针对如何快乐过节,学校对三、四年级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你最喜欢的六一节庆祝活动形式”的开放式调查。本是针对“六一”节形式的调查,却“节外生枝”让我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有80%的孩子提出了与帮助特殊儿童有关的活动项目,这是其他学校难以看到的景象。在校园里,随处都能看到孩子们帮助特殊孩子的场景,已经成为学校的一种常态。这一切都说明关爱弱者的意识已经在每一位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并逐渐成为学校的一种大爱文化。这种大爱文化,将永远影响走进校门的每一个孩子,成为学校文化与大爱之源。

孩子们变了,他们学会了如何跟对方交流,也懂得了什么时候、怎样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融合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也在改变着清平的老师们。接纳特殊儿童不难,难的是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让这些孩子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特殊儿童教育应该如何开展?这个问题对于学校教职员工来说还有些茫然。为了更好地开展融合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们开始研究、学习特殊教育知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勇于挑战自我,教师队伍素质自然就“水涨船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教育,以求实现发展和突破。这对每一位老师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提升自我的机会。为了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能,有的教师报名参加并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试;有的教师持续关注“福娃”的学习和心理变化,并不断记录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心路历程,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学生教育的文字材料,并在继续耕耘与收获着。

记得在2012年学校刚刚接收第一批特殊孩子的时候,一批家长组团来到学校,闯进了我的办公室,质问我为什么要接收这些特殊孩子,他们担心这些孩子会影响自己的孩子正常上课。一年后,当看到六一调查问卷的结果,听到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感人故事,家长们的态度也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有的经常到福利院去看望孩子的同学,给他们带去礼物和欢乐;有的利用周末时间邀请“福娃”到自己家里做客,或是和自己的孩子结伴外出游玩、购物;有的给“福娃”们量身定做了可体的棉袄、手套,还有各种护肤品;还有的默默地替“福娃”们垫付了各种购买材料的费用……

学生、教师、家长组合到一起,这难道不是一个社会的模板吗?他们与特殊孩子朝夕相处中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改变,这不是最好的融合结果吗?特殊孩子走进普通群体,就像一粒石子跌落进平静的湖水中,必然引起整个湖面荡起一圈圈波澜,以至于整个湖体也会做出反应,以适应这粒石子的闯入,然后再次进入平静状态。

融合教育,到底是谁改变了谁?这个命题值得我们教育人深思,也值得整个社会关注。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清平小学校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武际金 融合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