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政协委员畅谈如何开展家风建设 发扬扬州传统文化

2017年02月15日 11:11 | 来源:扬州网-扬州时报
分享到: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家是国家社会的细胞,而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紧密相连,家风正方能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在市“两会”开幕之际,本报在会场外设立“会客厅”,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客畅谈。今天的话题是“家风建设”。昨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四位政协委员,和大家共同探讨对家风的认识和理解。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家风中去

■政协委员:沈兆琼

家风对一个家庭和家族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个好的家风,对家族成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对人生的价值取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邗江区有一个老干部家庭,家族四代人中,出了很多优秀干部和高科技人才。好的家风可以成就好的人,坏的家风也会影响人。往往一些贪污案中,父母贪污,子女往往也会像父母学习,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拥有一个好的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扬州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挖掘。” 沈兆琼认为,可以利用现代手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家风中去,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好的家风。我们还可以将好的传统文化制成教材,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在好的“家风”中学习。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好家风”可以让社会更和谐、更健康。

读书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下功夫

■政协委员:张坤明

张坤明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当过兵,母亲是军属。“从小时候起,我就受到良好的家风熏陶,父母的谆谆教诲我至今难忘。”张坤明回忆,在他刚懂事起,父母常讲古代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以此启迪他从小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应该是父母们对子女的期望吧!”张坤明说,父母言传身教,培养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父母对他教育非常严格,督促他做任何事都要下苦功夫,脚踏实地,不可耍小聪明。孩子从小要学好知识,不要将心思放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遇到难题,决不能有“退缩”的心理,要敢于及时向老师请教。

父母儿时的教育,张坤明时刻铭记于心,并以此督促自己儿子成长。如今他的儿子28岁,学有所成,在美国留学,专攻金融方面的专业。张坤明自豪地表示,儿子读书好学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拥有颗善良、孝顺之心。“家中八旬外婆腿脚不方便,只要儿子在家,他都背着她上下楼,陪她出门散心。”

家风好带来了民风淳社风正

■政协委员:戴军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戴军认为,家风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传承,内涵很多。《扬州时报》上周报道的7岁女孩为家长制作一份“考核表”,给父母打分,就体现了扬州家长的开明、民主,体现了一种很好的家风。

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了,物质条件提高了,在实现“口袋富裕”的同时,更要追求道德品格、行为修养的富裕,而家风家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戴军表示,从社区实践可以发现,家风好带来了民风淳、社风正,社区里许多难事、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以好的家训形成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带动好的社风,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好家训厚重了社区家庭的文化根基,在好家训、好家风的潜移默化中,居民们自觉以家风家训为座右铭,崇尚新风,根除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和消极行为。

“孝敬长辈”是家训根本

■政协委员:凌万兵(扬州好人)

“自古以来,家风传承对中国家庭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凌万兵说出了自己对家风家训的见解和观点,父母、长辈是家庭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因此,家风传承应从孝敬父母、长辈开始。

“我每天都接触很多老年人,不管是认识的人,还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我都用真心对待他们,当成自家长辈般孝顺。”凌万兵说,他的母亲30岁就患上心脏病、糖尿病,52岁病逝时,竟找不到一张满意的遗像。母亲一张笑脸照,成了他心中难以抹平的悔恨。于是,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去敬老院、社区,帮老人拍照片。几年来,他千万次摁动快门,为几千名老人定格了最美“夕阳”。在他的电脑里,存储着几千位老人的笑脸照片。每张照片,都标注了老人的姓名、住址、生日等信息。

在孝顺长辈的同时,凌万兵也教育身边年轻人尽孝。每到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他都会给孩子们灌输传统的文化知识。逢年过节,他还会带着社区孩子看望空巢、孤寡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委员 家风建设 扬州传统文化

更多

更多